我与科幻的回忆:被科幻小说“骗”去搞科研的阿宅

我与科幻的回忆:被科幻小说“骗”去搞科研的阿宅

作者:死鱼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我跟科幻的起源的话,(某鱼推眼镜),应该是小时候老爸老妈工作忙,自己一个人待在家,翻到了一张《蓝血人》的碟子,之后在小地方的图书馆里看完了卫斯理系列套书。再有印象的话,就到了高中,在一个午休的时候,在躲过宿管阿姨查寝后,如饥似渴似的读着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系统地读阿西莫夫的书,机器人三部曲,银行帝国系列等等。在集训时,开始接触了刘慈欣的书,接连看了《三体》《流浪地球》《地火》等等,那个时候大刘还没有获得雨果奖,但是已经感觉出这个人写的比当时一些国内科幻作家写的名为科幻实为玄幻的作品已经高出很多。由于在一个高考压力很大的省份,在寄宿制高中的时间夹缝里读这些“闲书”,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大概是“这些时间应该拿来刷题的”“再看一会儿,这里写的真是让人头皮发麻”。不过,好在最后顺利考上了大学。

大学里讲究如鱼得水,一个是在百团大战时找到了科幻协会这个组织,给刚军训完的自己一点小小的大学社团震撼,另外一个是在理工类教科书浩如烟海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整层小说区,在这里看完了整个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的15本,还有阿西莫夫其他的各种短篇集《神门自己》《日暮》等等,看完了大卫.米切尔的《云图》,三体的画册,克拉克的《2001,2010,2061太空漫游》…还有那后三本又长又奇怪的《沙丘》。另外还有许多,但现在发现记忆有些模糊了,不过那是段快乐的日子就是了。

也是在大学里,我接触到了更多的科幻作者,比如我一直很喜欢的特德姜,我无意间听人介绍了《领悟》这篇短篇,所以去看了他其他的短篇,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很喜欢特德姜这种基于奇奇怪怪设定上的思维实验推演。以及各种不同格式体裁的科幻小说,比如虚拟书评,虚拟设定,这里有件趣事,我推荐我的同学去看格雷格.贝尔的《内存二阶移位》,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由机器人视角写下的书评。我事先并没有跟他说明这个特点,隔了一段时间,他跟我讲:“我没有找到这篇小说诶,但是我在豆瓣上看到了它的书评”。哈哈哈哈,very funny,这也许就是科幻的特点,只要演化的逻辑是合理的,对于初始设定是什么都可以。

其实与科幻一体两面的,是一直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很难说是因为对科幻的兴趣使我关注航天事业,还是航天事业反过来激发我对科幻的进一步兴趣,它们一个是小说一个是现实,正如《流浪地球》今年能够大火一样,是航天事业的成功带来了电影的真实感,同时电影给航天事业展现了一个可达成的未来,我经常畅想着我们有天可以脱离地球这个摇篮,在这个纷争、混乱、互相攻讦的当下抽离出来去一个团结有希望的未来。

不过我仍然印象深刻的是,本科时在一次图书馆针对《三体》的读书会上,我讲了一些阿西莫夫的预测,而在结束之后,一个同学在门口突然跟我讲“阿西莫夫还说过2019年我们会重新登月,现在呢?”我当时内心os:你小子等着嘿。这也是科幻的魅力之一,有些事情现实也许要五十年再五十年再五十年,但是科幻作品里作者可以轻松地写到,“那一天,人们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总之,在本科期间,我算是度过了一个比较纯粹的阅读科幻作品的时间。

后来就是苦逼(bushi)的去读硕士和博士辽,这期间其实蛮有意思的,因为跟本科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只是埋头在自己的专业课程、绩点、学分里挣扎,没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其他的学科和知识。但是在硕士期间,所在的这所学校,是个数理很厉害的学校,而自己所做的研究也是个非常交叉的方向,所以在快速的接受着不同学科的前沿冲击。(推眼镜)时常产生一种感觉,科幻和科学在很多地方已经重叠了起来,比如在一次晚饭后,路过学校里立起的深空国家实验室logo征集的大banner,不禁发出了那样的感慨,“酷啊,这就是科幻照进现实呐”。

以及那个日后能做行星发动机的核聚变反应堆,是个做公交车就可以到的距离,能够见到教科书里才能见到的带佬之类的体验。虽然,还是会在科幻群里水群,但是聊设定什么的,也不再半葫芦叮当响地言必提量子力学,麦克斯韦之类的,更喜欢聊一些近未来可以实现的技术,或者暗戳戳的给大家带来一点儿现有科技的私货,比如比起和人唠嗑儿社交的AI,告诉大家其实AI+Science也蛮重要蛮有趣的。

有点煽情的说,科幻带给我最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对科学的信心,在这些作品里描述了科学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而现实中,也许没有那么迅速,但是科学研究在无数科学家愚公移山般的努力下也在一点点发展,某种互相照应,笑。正如有一天,我的实验数据结果一直很糟糕,我很烦闷,出办公楼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抬头看天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天空深处空间站上有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这很神奇,脆弱的两米左右的碳基生物竟然能够去往几十万米远的地方并且长时间生存,而这是人类科技和工程技术能够做到的,嘿所以说,人类其实是可以实现科幻作品里的那些画面的。

最后,在流水账式写了这么多后,我想以我当时看完球2后的观后感,结束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喜欢科幻文学的原因之一,它是现在为数不多,能够跳脱当今意识形态纷争的文学种类,在其他现实文学要为什么中美争霸、俄乌战争、LGBTQ...等等人为制造的困惑来站队的时候,你仍然可以写一个基于现有科学演绎,在近未来发生的,世界人民团结一致的小说来,并且告诉读者在宇宙在历史面前,现在因为政治掮客或者投机主义者策划的这一切纷争是如何的无意义。一开始觉得为后代的延续流浪2500年是非常漫长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是算了一下,这大概是战国、秦朝到现在的时间,而当时的车同轨书同文以及其他也延续的影响到了现在的我们,所以这旅途瞬间就没有了那么漫长。

总之,在科幻里,思想是自由的,但是又是这些作品,鼓励着我们在科学研究里改变真实的世界。

加入科幻协会那一天写下的QQ空间
加入科幻协会那一天写下的QQ空间
一直被《生活大爆炸》莱纳德给母校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激励着,那些窝在图书馆看科幻的时光,也许也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很酷的人。
一直被《生活大爆炸》莱纳德给母校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激励着,那些窝在图书馆看科幻的时光,也许也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很酷的人。

原创文章,作者:我与科幻专栏小编,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

(0)
我与科幻专栏小编的头像我与科幻专栏小编零重力管理
上一篇 2023年9月15日 上午9:31
下一篇 2023年9月15日 下午8: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