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谋面的故乡

一、危机使然

2023年4月,Space X的星舰成功离开发射台,这让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一振。尽管这枚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箭成为了烟花,但是起码证明了那个“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方向是正确的。人类通过可复用超重型火箭进入太空,并不是无稽之谈。从华盛顿到中南海,无人注意不到这一关键技术的验证,还在观望的“多强”在“一超”掀开了超重型可复用火箭的面纱之后,纷纷展开了对该技术的追赶。世界航天业正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尽管世界航天业已经形成了Space X领头开拓技术,各国企业追赶扩大规模的良好局面。但是却仍有人嫌这样太慢了……

“凭现在的发展速度,我们真的能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开始逃离吗?”

“我们已经验证过多种关键技术了,复刻和扩大规模不是你们的强项吗?该是你们展现担当的时候了。”

……

“有些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他们站得更高,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也就肩负着更大的重任。在世界的东方,人类的污水悄然排进海洋,不久之后,西方某国也承认,过去三年一直有一个反应堆在泄露。当然,一两次的排放和泄露并不会对我们强大的生态系统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影响,只要时间够久,地球总是能把人类犯错的痕迹清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能够等到那一天。一两次的排放确实不会对世界造成影响,但是经年累月的污染,加之切尔诺贝利的重创,一个对于地球来说不过尔尔的影响,却如同一座山一样,压在了这颗星球上的统治者——人类身上。

“有些人”目睹着一次次瘟疫的爆发、一次次灾难的降临,他们迫切地想找到终止这些灾难的方法,但是很可惜,这些灾难都是发展带来的后果。只要我们还走在发展的道路上,灾难就不会停止,这个地球已经被玩坏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

“或许……还有这个办法。”他们说。

但是世界各地的数据告诉他们:星际移民需要远超这个时代的太空运力。

“是这样,但是现在的环境也还没有坏到那个地步,不是吗?如果要进行这样的计划,从现在开始进行技术攻关,我们才有可能能够在环境彻底恶化之前拥有那样的能力,一百年,一百年够了吧?”

技术攻关是技术狂人的工作,哪怕是世界上最激进的土地,这样的技术狂人也不好找。但是还好,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创立了Space X。经过两次濒临破产之后,“那些人”认可了这家企业,NASA决定给与他技术支持,帮助他完成“移民火星”的噱头。

在快速的失败和迭代中,一枚枚新的火箭被推上发射架。终于,一枚超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被造了出来,当它越过卡门线时,“那些人”意识到,这将是人类未来的道路。

太空,就是下一个海洋!

二、“大航天”时代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地球的环境也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本世纪初,当人们反应过来应当保护环境时,已经为时过晚。地球上只有少部分国家完成了现代化,但哪怕是这一小部分国家,在完成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已经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更不要说下一轮现代化进程。数据显示,还有一到两百年,地球的环境将彻底恶化,人类将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维持现在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然而,我们却无法阻止那一天的到来——因为环境的恶化是伴随着各国的发展而来的——落后的国家不能不发展。

但人们也不会坐以待毙。特别联大召开过多次会议,对此议题进行讨论,最终把希望寄托在了星际移民上。假如人类是一个犯了错的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家渐渐拆毁,那么搬家或许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前提是人类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会在新家重蹈覆辙。

星际移民的议题过于遥远,一直都处于保密状态,没有可见的技术,非但不会有人愿意把钱投给这个疯狂的计划,还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所以星际移民的第一步是技术攻关。直到一枚真正有希望把人类大规模送入太空的火箭被制造出来时,特别联大才决定是时候让这个百年大计出现在公众眼中,让社会资本参与到太空发展中去了。

联合国秘书长在往常一样,在闪光灯下进入镜头。记者们也像平常一样做着自己的工作——他们认为今天的发言和往日不会有太大的不同——伟大且无用。

“世界各国的居民、各国代表,大家好……”

闪光灯与拍照声。果然很日常。今天早上早餐没吃好,那汤都是冷的。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嗯,我知道,这个世纪初你的前几任就这么说了。中午那顿怎么说也要补回来。

“我们曾经做过很多努力,各个国家的代表也多次商议过……”

见鬼,我还要赶下一场人权理事会的发布会,中午你自己去吃吧。

“我们决定……”

把我水杯递一下,谢谢。

“以超重型火箭为载体,发展行星开发业……”

等会,什么业?刚没听清。

“下一个一百年……”

这腔调和中国的代表好像啊。

“移民火星!”

鸦雀无声。

此时,联合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五常的代表没有太多的动作,只是礼节性地鼓了掌,而记者们却已经躁动得坐不住了。熙熙攘攘的议论从会场转移到了网络,整个互联网人声鼎沸。这不是某一个公司的噱头,而是联合国的发言。

此前一段时间,美国完成了关键技术的验证。接下来,就是世界的东方开始发挥特长的阶段了。大量的航天民企诞生,继承着Falcon 9特点的一款又一款火箭,被冠以不同的名字,不断发射入轨。

三、等到那个时候就好了

这之后的某天晚上,一个小学生在选科的前夜,在餐桌上和他的母亲交流着想法。

“选理科吧,理科好就业。”

“我也喜欢理科,但是我理科学不好啊……”

“没关系,选你想选的就行,只要你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妈妈相信你会有好的出路的。”

在一句句讨论中,窗外照进了一股强大的光。但母子两人没有对此感到震惊,他们知道这是离家不远的海滨发射中心又发射火箭了——今天的第三次。

联合国宣布行星开发计划那天,这个小学生的妈妈才呱呱坠地。这么多年过去了,地球的轨道上遍布了十几万颗来自世界航天大国的卫星,甚至环绕着几座太空船坞——里面正在制造的不仅仅是太空飞船,更是照亮未来希望的灯塔——男孩吃完饭马上就要回学校上晚自习了,他戴好防尘面罩,正准备出门。

母亲却叫住了他:“你是不是忘记涂防晒了。”

男孩停下了准备开门的手,呆呆地笑道:“哈哈,忘记了……”随后接过母亲递过来的防晒霜,一边往裸露的皮肤上抹,一边听着母亲的唠叨:“在学校要记得涂!既防晒,又防辐射……”

“知道了妈,我先去上学了。”男孩的防尘面罩每两秒就自动清洁一次护目镜,同时为他提供着能用的空气。男孩想起了昨天的历史课,20年代的人们会对一个东方小岛排核废水惊恐万分,而现在人们就算完全暴露在核辐射下也不会有半点差池——这完全得益于这种做成防晒霜的纳米机器人。每想到自己生活在如此先进的时代,男孩就充满了欣慰,但也有一丝困惑——20年代以前的人们都是怎么生活的?整天穿着防辐射服不累吗?

但在心底里,其实男孩并不喜欢这个面具,它好闷。这些铺在手臂上的纳米机器人也让人感觉皮肤上似乎有一层枷锁。所以他希望人们说的“那一天”能够早点到来,那样即使是在室外,他也可以不用戴面具、涂防晒了……

他上小学之前,曾听到过新闻上的一句话:“建议市民出行佩戴面具。”起初没人在意,但是一个个人去世之后,人们就开始在意了,那些死去的人肺里积满了灰。没多久新闻再次倡导出门涂抹“防晒”,这次大家倒是很听话……那一段日子,人心惶惶,不敢出门。

爸爸是个工程师,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每晚爸爸回家之后都会在他头上轻轻拍一下,然后用疲惫却不得不表现出亢奋的目光看着妈妈和男孩,说:“大家都这样,等我们改造好了火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了启程那一天,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启程那一天是哪天呢?

四、把文科生叫过来

那一天就是2100年1月1日。

男孩选择了文科,后来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教授语言文字学,现在正在研究甲骨文。

2100年的元旦,他下了课,回到了教工宿舍,来不及看墙壁上滚动着的今天的新闻,他先把防尘面罩狠狠拽下,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正准备吸第二口时,门铃响了起来。

“陈博士,是我,院长!”门铃里传出院长的声音。

“哦院长,有什么事吗?”因为开了门就要重新等循环系统净化空气,所以他认为隔门对话并不是一种奇怪的行为——事实上,他认为院长亲自来找他就已经很奇怪了——出门找人,他自己的宿舍的空气不用重新净化吗?

院长要他走一趟,去哪里没说,要干什么也没说。没办法,他只能再次戴上面具,和院长走一趟。一般来说,领导交代办事都是一条信息解决的,但这次确实奇怪。他上了院长的车,被带到了学校附近的发射场——今天刚进行完末班发射,现在已经开始检修了。下了车,他跟院长来到了发射场中心办公室,护目镜再一次被清洁之后,他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人,如果经常看新闻联播,那应该会经常看见他。此外,还有几个他很熟悉的面孔——中科院的科学家,好几位时代楷模。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叫他来,同样不明白自己处境的,还有他的同行:

“嗨!小陈!你也来了?”

陈博士回头看去——是研究腓尼基文字的考古学教授,几个月前陈博士到北京访学的时候见过他。考古学教授指了指身后:“还有很多其他学者也来了。”陈博士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果然都是些著名的学者——研究古代文学的、对比文学的、语言学的、考古学的、文字学的……几乎业内的泰斗都在这里了——文科和理科的业内都算。

他们被要求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载人航天已经很常见,月球的许多旅游景点甚至已经进入了衰败阶段。人们翘首以盼的是在火星日夜兼程工作的探测车和机器人,期盼他们可以早日完成拓荒。尽管如此,但陈博士还是很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航天——身负重任的航天。就好像20年代的人第一次坐飞机一样。

火箭进入了轨道,陈博士解开固定索,让自己在舱内飘起来,但随行的一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制止了他:“博士,麻烦你做回自己的座位上。”

陈博士自讨没趣地坐了回去。他虽然不是理科生,但也知道一点航天知识,航天器进入轨道之后就会关闭发动机,航天员可以随意活动。

“等等!除非……”陈博士心里暗自惊讶,他看了看舱内地高度显示,这是在同步轨道,难道要变轨吗?这是要去哪?月球?“慢着……”到底是什么秘密任务需要那么多文科生来执行?而且这个年代的文科研究的形式早已经是线上研究了,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被收录到世界文化库里,没有亲自到场的必要,除了一门学科——考古——除非发现了还没被收录的资料。

这时,火箭上的人们渐渐感到了睡意。工作人员说:“抱歉在没有征得大家的同意的情况下让大家进入冬眠,但是这趟旅程会比较久,请好好休息吧。”

“冬眠?”陈博士在疑惑中睡去了。

当航天器中的人们醒来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各位火星拓荒团的成员,请换上航天服,出仓吧。”

“这……这是,火星!”陈博士不敢相信,他以为这颗行星与他唯一的交集,就是他曾经在电视上见过它,而从未想过自己会亲自踏上这片土地。

五、家书抵万金

陈博士等人从航天仓里出来,踏上了火星的土地。他看到早已有人在那里工作着,但更多的是来来往往的机器人。工作人员引导他们进入了正在建造的地下城市,陈博士看着隧道中的标语和标识,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来到了异星,置身室内,这里简直和地球一样啊……他们来到了一个昏暗的地下工地——那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坑,无法看出正在施工的是什么。

随行的工作人员打开了周围的灯,让陈博士看清楚了眼前正在施工的对象,确切地说,周围的屏蔽不是为了施工,而是为了保护——中间那块巨大的、刻满了符号的石板。那符号既扭曲又笔直,散发着具象的美,那是他考研时日夜兼程背诵理解的、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符号,此刻,正在另一颗行星上,以最原始的方式,出现在一块石头上。

“甲骨文……”陈博士感到一阵眩晕,但还是能认出来这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符号——他在里面认出了很多在课本上见过的符号,但是也有很多是世界文化库里没有的,换言之,那些是地球人从未见过的。而这陌生的部分远比他认识的更多,此刻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初中生,考完了中考,才刚刚窥见这门学科的庞大而复杂的全貌。

“请各位先冷静一下,”工作人员说:“刚发现的时候我们也很震惊,但没有你们那么震惊,因为我们以为这是火星上一任霸主留下的符号。但是我们的AI识别出了其中的几个字,那是我们的文字,那是甲骨文……然后我们就和你们一样震惊了。火星另一边也发现了这样的坑,但那边刻的是腓尼基文字,美国前几天已经派人降落在那里了。冷静之后就开始工作吧,博士们。”

庞大的破译工程持续了很久,只有一小部分被破译了出来,陈博士将破译好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上交。很快,火星拓荒团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收到了这份文件,整理翻译过的内容很好读懂,就像小说一样:

星际旅行者,你们好:

这是一份伏罪书,我们有罪于这个世界。

你们可以称呼我们为人类,我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建立起了繁荣的文明,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但自从我们掌握核能以后,世界上的人们就分裂成一个个帮派了,我们相互屠戮,相互吞并,然后又不断分裂。到了文明的末期,只剩下两大势力进行最后统治世界的决战,并施行十分残暴的专制统治。我们滥用这种核能,随意把质量变成能量,并用于屠杀我们的同胞。为了克制同胞使用同样的手段来屠戮自己,我们再次掌握了捕捉与使用反物质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威力比核能更恐怖。经过数十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的其他生物已经几乎灭绝殆尽,大气也变得稀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直接暴露在户外——因为到处都是大战后的核辐射。

所谓毁灭世界的战斗,到头来,只是毁灭了我们自己。我们知道,这颗星球在几亿年后会重生,但是我们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了,我们在灭绝之前醒悟,悔恨,忏悔,但于事无补。最后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决战——耶和华不顾后果运用大气作为最后进攻的手段,把所有的云变成雨水降下,而女娲则在地面不断发射着反物质炸弹,在半空把雨水蒸发。

最后的战争过去,所有势力都消失了,只有几艘飞船和少部分科学家还在轨道上。我们毁了这颗星球,现在只能前往不远处的另一颗行星,继续文明的进程。

在远征太阳系第三行轨道的行星上,我们收到了远征军发回的最后一条信息:他们犯下了我们人类的最后一条罪状,他们为了给子孙后代营造能够生存的环境,毁灭了第三行星上庞大的、未成文明的霸主——他们改变了一颗小行星的轨迹,让它撞上第三行星。但随后,他们也受到了惩罚,飞船坠毁在第三行星上。但是据说,飞船上搭载的我们人类的冻结胚胎安全降落到了第三行星上,冻结仓会在环境适宜的时候解冻胚胎,并培养成型然后放出来。

我们希望这是谣言,我们已经祸害了一个世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去祸害另一个世界。假如那几亿个胚胎真的成功解冻,并最终在第三行星上发展出了文明,我们毫不怀疑,当他们把第三行星破坏得不堪入目之后,也会寻找另一个地方逃难,然后把烂摊子留给时间——这是我们这个种族的劣质基因。

星际旅行者们,如果你们是一个强大的文明,请仔细排查这个恒星系的第三行星是否已经产生了文明。他们与我们一样,是世界的威胁。

本故事纯属虚构,所涉及人名、组织名、国家名称均不能与现实世界一一对应。谨以此篇,提醒在星辰大海中追逐的英雄们,别忘了歇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零重力科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0gsf.com/a/15074

(0)
2724的头像2724零重力成员
上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午9:14
下一篇 2024年5月11日 下午12: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