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烫烫
责任编辑:银落星
2049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计算机科学家,卢卡斯·朗格构建了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他将其命名为预言机,声称能够预言所有将在一个月后死亡的人。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预言是存在的,是自原始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到如今的万物生灵,所共有的生命本质。从最早尝试分裂的细胞,第一条爬上岸边的鱼,第一只直立行走的猿猴,到第一个创造文字的人类,求出万有引力公式的牛顿,写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所有历史节点的背后,无不潜藏着预言的影子。预言,总是伪装成深思熟虑的自我意识,讳莫如深地将历史推向不可知的未来。
2049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计算机科学家,卢卡斯·朗格构建了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他将其命名为预言机,声称能够预言所有将在一个月后死亡的人。没有人知道,卢卡斯为什么,或者如何研发出这个模型。总之,事情就这样开始了。
预言机被上传到了网络中,日复一日,源源不断地公开死亡名单,并想方设法通知名单上所有人——如今谁也离不开网络,无论你所处环境如何偏僻,甚至恶劣,只要你身处太阳系,总有人能将这条至关重要的信息传达给你。然而并没有人在意这个无聊的恶作剧。事实上,企鹅出版社2045年出版的《应急事件一本通》已为我们提供此类事件的完美应对方法:
一、推掉所有激进或者保守的政治表态。
二、警察有时还是有可能成为你的坚实后盾的。
三、曝光,机会总是稍纵即逝,把握一炮而红的每个契机。
四、做完梦继续睡觉,会买这本书的人有啥好杀的。
预言机并不关心这些,作为24小时全勤优秀职员,它兢兢业业地生产着死亡名单,一视同仁地为全球人民服务。
2049年6月7日,格林威治时间零时零分,美国康涅狄格州参议员约翰·李先生于情人玛格丽特·布朗女士身上猝然长逝(顺便一提,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该事件于一年后才被发现并追认其史学价值)。应许之日悄然到来。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历史自这天起义无反顾地脱轨横行,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死亡并不会因为预言而变得与众不同,至少这一天的死亡一如往常。有人死于战争,有人死于饥饿;有人死于病痛,有人死于虐待;有人跳楼,有人上吊;有人被车撞,有人被雷劈;有人被火烧,有人被水溺;有人被桥砸,有人被水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数日后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起讨论,数分钟后该平台崩溃。此之谓,大预言时代。
起初,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尽管死亡预告精准地收割着生命,但强大的惯性仍推动着人们。对于被死亡预告的人来说,即将死亡的错觉实在无法与眼前平静的世界同步起来,而且虽然确实很多人被死亡了,但也许只是一些不太巧合的巧合,让他们接受荒诞的事实并逆转自己的生活惯性无疑是强人所难;对于万事如常的人来说,这只不过是千篇一律的生活的一点小插曲,甚至有趣的谈资,毕竟谁也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去思考,如果一个多月后,你要死了,你该做什么。所以没什么需要改变的,这一点在最初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提醒自己在最后一个月行未尽之事,积未行之德。他们摒弃一切,详细安排,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并有幸死于平静。还有些疯狂的人——大都是年轻人,不务正业,逻辑不太健全——悟出了一个推论:既然自己一个月后才会死,那就说明这个月无论如何都死不了。于是他们开始挑战人类的极限:比如最高跳楼不死记录,最深潜水不死记录,最长不吃不喝不死记录,最多吃喝不死记录……有一说一,他们确实没有死,并破了大部分记录,为人类的极限迈出了重要的好几步。随后他们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了痛苦的余生。好吧,最多也就一个月。但他们确实被称为英雄。
转变发生在大概又一个月后,预言机的兢兢业业为它赢得了又一个全勤奖,人们开始意识到,死亡预言,使命必达,是时候严肃地思考如何对待将死之人了。首先,工作是不可能了。虽然我们的时代向来倡导人道主义精神,但一个将死之人不仅会给同事带来微妙的,不可言说的尴尬和焦虑情绪,而且如果没有事先准备,未来工作的交接还会造成大量的麻烦。不过没关系,别担心,其余事都可以商量,比如预支三个月工资,开一个欢送party,颁发荣誉奖章,毕竟这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我们会尽己所能为你提供帮助。当然还有更麻烦的事情在后头,死亡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需要尽快确立好遗嘱,明确财产的分配;要妥善地安排葬礼,通知亲朋好友,嘱咐或者请求一些延至身后的承诺;关于未来的一切都是亟待详细考虑的,如今人的责任并不是简单的死亡就可以抛下的,特别是在死亡已预知的幸运情况下。所幸的是,因此事分道扬镳的家庭并不多,一方面出于良心的约束,双方无不默契地想到,最后一个月了,至少应该共同努力维持幸福的假象;一方面出于财产的考虑,无论根据情理还是法理,未死之人在离婚仲裁中总归得照顾一下将死的人的情绪,这确实是个实际的考虑。
不过,尽管我们已足够文明,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反歧视经验,但不幸的是,人类对于死亡的畏惧已深刻地铭记在基因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无论有意无意,将死之人们都不可避免地被排斥到社会边缘,随后被抛出社会,直到被抛出世界才能终止。在这个悲惨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滋生出某个可怕的推论:为什么只有我必须承受这种荒唐的命运?于是,死亡的报复如星星之火,势不可挡地席卷而来。一个星期内,纽约、东京、上海、伦敦、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无差别恐怖袭击事件。绝望的将死之人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带着砍刀、枪械、汽油、炸药,怀着对整个世界的恶意,在密集的人群中实现了人生意义。从此,死亡和预言不分彼此,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是死亡招来了预言,还是预言带来了死亡。
在熬过惨绝人寰的一周流血事件后,世界各地爆发了声讨将死之人的抗议游行。有人主张把将死之人统一隔离起来,反正他们命不久矣,尽管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让他们在远离人群的安全区域满足地死去。这个提议随后被谨慎采纳。大部分城市立即着手审查将死之人的心理健康,评级危险的人将被送往临时搭建的收容所进行管制,评级安全的人被禁足在家,外出需要至少两位监护人监管。
205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被禁足在家的将死之人约四成死于自杀(跳楼,服药,吞煤气等),约三成死于意外(失火,触电,交通事故等),约两成死于疾病,约一成出逃犯罪后死于自杀或击毙(无差别杀人,强奸,抢劫等)。在收容所中进行管制的将死之人约四成死于他杀,约三成死于自杀及意外,约三成疑似自杀。有必要解释一下所谓他杀及疑似自杀:在一天天逼近的死刑折磨下,一些精神极不稳定的将死之人终于崩溃,歇斯底里地伤害身边所有人,这一行为引爆了收容所内无从释放的恐惧,人们惊声尖叫,自相残杀,残肢断臂散落满地,将收容所沦为了人间地狱。理智残存的人惊慌失措地往收容所外逃跑,然而收容所外看守的士兵已经接到了对出逃者格杀勿论的命令,毫不犹豫地对他们开枪,丝毫不顾他们语无伦次的辩解。枪声短暂地震慑了失去理智的人们,但随即又引发了新的混乱。有理由怀疑,在得知这个命令后,仅有的人性促使一些人萌生了站到收容所门口请求射杀的念头,他们聪明地摆出要出逃的样子,在洋洋得意中赢得永恒的解脱。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精神极度不稳定,理论上将死之人对时间的认知已完全混乱,但事后调查显示,所有人死亡的日期,无不与预告一致。也许有清醒的人忠实执行了命运的旨意。
无数的惨案呈现出末日审判般的图景。人们开始推测这一切的背后,是神的意志在主导。通过统计每天死亡的人数可以发现,尽管微不可察,但死亡曲线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往上延伸。死亡不再是世界这个混沌的无神系统里相对平衡的事件,而是受神支配的神罚。一个新的宗教如瘟疫般在世界各地蔓延,人们声称,被死亡预告的人是被诅咒的魔鬼,应当遵从神的命令将其在预言之日杀死,唯有此道能够拯救世界。教徒若被死亡预告则是光荣的,因他在与将死之人的战斗中得了荣耀,他将被召到神的国并被赐予永恒。他也需在预言之日由自己或他人结束凡尘的束缚。
2051年3月10日,挪威海上,一艘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已在水下潜游了一个多月。如今历史的目光已全神凝聚在它幽闭的内部,等待着终结的信号。谁也说不准,一位准尉为何会产生如此懦弱的念头,但事实就这样发生了,我们无从谴责,只能尽力地去还原事实的经过。这位准尉名为威廉琼斯,尽管身强力壮,灵活干练,但生性孤僻,不好言语。这一天,他宛若被魔鬼侵染,不可遏制地思索着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一个月后就要死了,也许已不足一个月了,也许我早已被死亡预告,为什么没有人发发善心告诉我。首要的是任务,一个人的死当然是无足挂齿的。我会怎么死,在这该死的铁壳子里我会怎么痛苦地死去。说来奇怪,有的人向来悍不畏死,然而一旦开始思考起死亡这件事,却能使最勇猛的士兵沦为最胆小的懦夫。琼斯被死亡扼住了,如今他的头脑中已容不下其余念头,他确定自己将在不久后死亡,而既然在潜艇里死亡是几乎不可能的事,那么这艘潜艇将在一个月后被击沉,全舰人员都逃不了这个命运。于是他开始语无伦次地向其他人宣称这个启示,在引起一阵疑惑和不安的骚动之后,舰长终于理解了琼斯的恐惧:二十天后俄罗斯军方将锁定并击沉这艘核潜艇,随后掀起全面核战争毁灭这个世界。看着以往全舰最勇敢的琼斯准尉浑身战栗的癞皮狗模样,舰长不由得感受到形势的严峻。考虑到这两年世界翻天覆地的转变,尽管由于潜艇兵的特殊性,水下的时间总会比水上那边慢上一截,但魔鬼的步伐总归会迈到这里。时候到了,舰长想到。舰长沉重地向总部汇报了这一事件,毫不意外地收到了无稽之谈的回复。然而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短短几天便开花结果,沉甸甸地垂落在每个人的心头。现在已无法考证这个决定是如何产生的了。五天后,全舰士兵庄严地就绪在自己的岗位上,准备执行最后一项神圣的任务:向莫斯科发射洲际核导弹。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预言机兢兢业业地输出最后一个人的死亡预告,为人类灭绝的使命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然后光荣地退休了。
© 本文版权归 烫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及合作请联系作者。
原创文章,作者:烫烫,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
评论列表(1条)
没什么剧情,但这篇的设定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