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销滞
责任编辑:MVA
离奇的梦境,开启思索真理之门。
1.
黑的极致是什么?是止,是空,是无。
是一瞬化为永恒的静止,是绚烂尽归湮灭的空荡,是存在不复存在的虚无。
我感到如置身母胎般的安宁,粘稠液体附着于胎膜表面,肉色细微处似乎堆积着不可数计的奇形眼球,它们注视着,期盼着,欢呼着,等待着我的回应。
虽然这一切只是基于想像,我尚未分化出能与外界信息交换的突触,但感受来得如此真切,以至于我恍惚中认为这是真实的,虽然我也无法产生认知。
直到某一刻,有一个远远传来的声音,告知我,“孩子,孩子,醒过来,醒醒。”
黑被意识刺破,身周包裹着我的液体开始流动。胎膜忽远忽近,我能看清它表面的每一颗眼球,却怎么都无法触摸。它遥远,非常遥远,远到似乎不复存在。但它近,我从未如此刻一般真切而惊喜地确认——它在——这一确凿的事实。
故事源于一则假消息,一场学术造假,以及一个离奇幻梦。
随着气候问题的加剧,北半球的冬天愈发严寒冻人。可近几日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人们三五成群,热火朝天地议论着。热榜上北美天文台射电望远镜泄露重要资料,内容大概是天文台曾收到一段宇宙脉冲信号,并且解析后能确定来源是智慧生命发出,博文附贴一张煞有介事的二进制像素图。虽然天文台官方第一时间辟谣,严正表示这是假消息。但网民的热情并不为此所打击,并且事态的发展逐渐偏离与天外生命打交道这一关键问题上,人们的关注重点落在了外星生命的形态讨论。
外星生命的存在与否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科学界和民间的热议,以此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丰富了人们的茶余饭后,也激发出无穷的想象空间。但就外星生命的形态问题,也常受到现象级作品的影响,如异形系列、克苏鲁系列、ET系列、奥特曼系列等。但真正的外星生命是否真如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一般,还是说只是套上人类惯性认知的外壳呢?
b在厅外裹紧外套,他等的人还没来。大门边的易拉宝上是讲座讲师的阵容、相关信息以及直播二维码,大多是些生物学界的公知,其中今日的重磅是被称为“星际达尔文”的宇宙进化论提出者——c教授。乘着北美天文台收到宇宙脉冲热搜的东风,结合小行星撞击生命起源论,c教授声名鹊起。他的宇宙进化论收获大批忠实拥趸,每场讲座座无虚席,入场票更是一票难求。
负责检票的工作人员提醒a讲座即将开始,他不禁有些着急,在大门外来回踱步。又过了几分钟,见工作人员准备收拾桌椅,他取出手机,给对方打个电话。“电话来了,电话来了,电话来了…”,不远处传来铃声,被大雪笼罩的校园广场中,出现一个黑色的身影。
“哎,你动作快点,要来不及了!”b朝远方催促道,“哎,我不管了,票我给工作人员了,你直接进来就好,座次发你短信了。”说完对工作人员微笑致歉,说道:“抱歉啊大哥,耽误您不少时间,后面那位是我朋友,票也一并给您了。”
工作人员回以微笑,点头确认,检票器同时给两张票订下圆孔,便放行b进场了。
大厅里,中央空调集中供暖,相较外头堪比世外桃源。一眼望去,坐满了人,甚至靠墙的过道上还有些侧门偷溜进来的人,他们席地而坐,既兴奋期待又小心翼翼地等待讲座的开始。讲台中央主屏上,是一张蓝黑色的宇宙背景图,上面大字写着——生命起源:宇宙进化论。
“那家伙应该进来了吧。”b手持宣传册,找到座位,坐定后心想。由于票过于好卖,在找到黄牛时对方只剩下几张散票,a倒是满不在乎选择了一张二楼分区的座位,b则挑了张更靠近讲台的位置,所以两人并不邻座。讲座即将开始,进场时早将手机关机,此时倒也没必要特地开启询问a的情况。
时间距离开讲越来越近,厅内却突发一阵骚动,一位工作人员神色焦急走上讲台,刺耳的麦克风电流声打破了原本等待气氛中生起的一丝混乱。
“非常抱歉通知各位,c教授突发旧疾,后台此刻已经送往医院就医。请各位有序退场,稍后可凭借票根,申请退款。对于本次意外,主办方将会全权对各位负责。”工作人员话一说完,大厅通道门全部打开,门口分别站着一队人负责平复厅内的骚乱,并疏散入场人员。
“这叫什么事儿啊。”事发突然,b隐隐觉得不对劲,但此刻逗留在厅内也毫无意义,便起身离开,顺便开启手机,准备联系a。手机启动却看到一则来自a的短信,写着——“C门出来。”
“这不是后台吗,你在这干嘛?”不远处a双手交叉倚靠在墙边,b疑惑问道。但a没有回应,示意他向后台看去。此刻后台站着几队人,面容严肃,守卫在休息室前,严阵以待。
“发生了什么?这些人做什么的?看起来训练有序,不是普通保安啊,为什么会在这里?”b一连发出几个问题,等待a的答复。
“有个愚蠢的疯子,在休息室对c教授出手了。”说到“愚蠢”,a的表情终于有些动容,他的计划因为对方的莽撞落了空。
“你认识?”b不敢置信。
“不认识。”a干净利落地否认。“但是他这一出手,不管成功与否,都是失败了。宇宙进化论的拥趸们将会自发地保护c教授,而且对这个理论将会更加狂热地奉为教典。任何人再想反驳,都会被标定为别有用心的异教徒。”a离开C门,边走边说:“接下来的几年,不知多少个曾经正派的学术研究者,会自甘堕落投身入邪教门下……”
2.
“那是一片只有空间的空间,脚踏无实地,我随机定了一个方向在空间里飘浮前进。但我一定是在原地打转,或者一小块空间内转圈。前方没有靠近,后方也未曾远离,但我不该停下来,我已经停够了。”
在一阵剧烈的震荡之后,远方忽远忽近的胎膜上——不可数计的奇形眼球,绝大部分眼球虹膜括约肌失去活力,瞳孔散大变得黯淡。余下部分如夜空中的繁星,反射着神采奕奕的光芒,指引着我前进。
“按照原先确定的方向——这不失为一种超前的引导,我逐渐靠近胎膜上闪烁着光的迷人眼睛。它张开自己迎接我的到来,在空间中急速扩张,直到我的视界中只有它而再别无旁物。渺小的我钻进它巨大广阔的瞳孔之中,来处的一切被甩在身后,被瞳孔中深邃的黑暗吞噬。”
又回到了黑,但这里蕴藏生机,保留着某种可能,我能在这里找到某种确定的实在的结果,它将给予我回应,一如此前它对我期待着,此刻我报之以期待。
黑瞳空间里,我的实体悬浮在空中,如同鼓气一般向外膨胀。四周的一切也在这过程中逐渐绘上色彩,变得明亮,变得分明。橙红叶绿葡萄紫的线条,雾白土黑日出黄的涂面,相互组合融嵌的色块在黑瞳空间中升腾变幻,呈现出一片光怪陆离,美轮美奂。
此时极度膨胀的我之实体,接近完全贴附在黑瞳空间内壁面上,内壁面上的画作以最直接的方式穿越突触,被我感知。我沉醉其中,这是何等的绘画艺术!神秘,怪诞,却又充满生命力的灵动。它似乎是最原始的造物图腾,勾连未知空间中的浩渺音符,与我的实体产生共鸣,内壁面氤氲升起湿气,这是我因受感动而外化的敬畏之泪。
终于在完全贴附的一瞬间,一股近乎痉挛的震颤传遍我之实体,电流跃动在富有节奏的弦弧线上。而与我意识交融的画作纹路,却被远方如同透镜一般的来时之门所吸引,门中间灌满稠状液体,但似液非液,细看如同晶状。
这扇液晶透镜之门解译着与我意识交融的纹路,并向黑瞳空间之外——我诞生的那处空荡房间,放射出更强烈,鲜艳,饱满的光芒。此刻原先那个远远传来的声音,又在我意识中响起,声音受电流扰动,忽远忽近,模糊不清,“孩子…这是你…礼物…”
“……研究表明,地球最初的生命种子是由陨石撞击带来的,它来自浩瀚的外太空,漂浮的星云,和宇宙中遍布的陨石碎片。我们并非是孤独的!陨石携带着最初的生命在太空中航行,最终在地球扎根,进化出亿万生命。如今,北美天文台收到太空兄弟的来信,那是我们在另一块太空岛屿上居住的远亲!生命伴随着宇宙爆炸的同时便诞生了,随着爆炸的冲击四散而去,直到46亿年前,我们的祖先才抵达地球这块领地。生命来自宇宙!生命无处不在!(掌声雷动)……”
讲座上c教授意气风发,在讲台上挥斥方遒。
“沽名钓誉!欺世盗名!”a心中恨恨道。到底是年轻气盛,脸上的云淡风轻也有逞强的成分。原本计划讲座上与c教授当场对峙,揭穿他伪科学的面具,却被搅事者捷足先登。如今事已成定局,回天乏术,原本作为导火线的A计划彻底失败,下一步的发布会行动也因此胎死腹中。现在能做的,唯有——“另起炉灶”,a沉下心思,准备后续计划。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扩充战友,b是一个好的选择。想到这,a发送一则邀请短信,通知b前往校园河边相会。
3.
xx河边草坪上,a若有所思,不时将手中的草叶,泥团投向河中。
“做什么呢?”
“我在想个问题,对于水波来说,水面处于怎样的地位,造成水波的起因是我手中的草叶泥团,但真正承载波纹的,却是水面。”
“是啊,水波以水面为载体呈现出来,就像电磁场一般提供一个场的作用。”
“所以水面是物质没错吧。”a目光炯炯。
“什么?”
“课上曾说,物质,是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既然水面是场,那它就应该是物质没错吧。”
“逻辑上,是这么回事,但水不明显是物质吗?实体粒子,液态氧二氢分子,这有什么值得思索的吗?”
a没有回答,他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我给你一张纸,你如何确定点a与点b之间的相对关系?”
“绘制坐标系呗,既然纸张是二维空间,建立一个简单的二维坐标系就能确定关系了吧。”
“是的,我们常把承载这种这种相对关系的事物称作什么?”
“参照系?坐标?空间位置?”
“没错!”a站起身来,“就是空间。”
“为什么我们习惯性地将坐标系感知为空间,认知上常把绘制了坐标系,存在相对关系的两个点的所在位置,称为空间。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空间也是承载质点的场,或者说场是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你想表达什么?”b疑惑不解。
“空间,也是物质!”
“空间……也是物质?只靠观察水波,你得出这个结论?不够严谨吧,也不可靠啊。”说着b拿出手机,将搜索的关键字给a看,“你看,‘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只是种存在形式啊,再看这句‘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差异度量称之为空间,位置的变化则由时间度量’。如果空间是物质的话,岂不是时间也是物质吗?时间可是单向流动的呀,难不成还能像电影胶卷一样剪辑吗?哈哈哈。”
b幽默地开了个玩笑,但a并没有回应。
a伸出双手,同时将左右拳中握着的泥丸松开,泥丸自由落体,坠入河中,彼此激荡起的水波在交汇处相互干涉,形成别于初始的波纹。
“双缝干涉实验,从光子到电子,是波动理论从能量子到实体粒子的实验突破。而在以粒子说和波动说互为对抗的量子理论竞赛当中,曾出现一个令人费解,甚至令民众感到恐惧的实验现象。”
“你是指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b抢答道。
“是的,最初人们困惑,单电子竟然也能形成干涉条纹,这与物理理论基础相悖。但实验现象需要理论去支持,最终人们得出一个看起来荒谬的合理解释。”a没有停下,转身朝向b,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某一质点既在a处存在,也在b处存在,从空间上解释,这是什么。”
“是虫洞!”b惊呼。
“这意味着,在微观尺度上,每一个未被观察的实物粒子都处在一个位置不定的虫洞当中,而这与能量守恒并不相符。因此位置的不确定性必定与实物粒子无关,问题出在承载粒子的空间上,也就是——”
a蹲下抓了一把揉好的泥团,将手悬空,在两个定点之间左右移动,并保持频率丢下泥团。水面两处的波纹荡开,平复,再荡开,两处的波纹在交汇处干涉,依然形成干涉波纹。
“水面记忆了波动的状态,对于微观尺度的空间来说,也是如此。”
“等等,等一下。”b打断a继续说下去,他似乎把握住了a想表达的理论脉络,“原先你说空间是物质,如今说空间有记忆,你是认真的?”
“我没开玩笑,单电子通过双缝后,在时间作用下,在空间留下痕迹。而痕迹记录下该电子的某些属性,类似于浏览器中以文本方式保存的cookie,就像蚀刻一般,在空间中暂留。而后续的单电子也留下cookie,干涉是在cookie之间发生的。”话语间,a的眼神中仿佛有光,焕发神采。
“但是你应该知道,还有个单电子双缝干涉延迟实验。”b摇摇头,继续说道:“按照你的理论,电子通过双缝后,在空间痕迹里留下cookie,而cookie的干涉只与双缝后空间相关,与双缝前空间并无关联。但事实是,当电子被观察时,双缝后无法形成干涉,撤去摄像镜头,实验现象又得以出现。难道是观察惊动了敏感的电子们,明明纠缠,却羞于恋情暴露,装作互不认识,各走各路吗?”
“少看点校园恋爱小说,”a对b的比喻提出建议,“能量不会无缘故的增加,也不会无缘故的耗散。镜头最终能成像,必是捕捉到电子逸散的光能量子,光子的丢失导致电子成分改变,双缝后空间的轨迹cookie自然不同。虽然我还无法解释,为何缺失了光子的电子便无法形成干涉这一点,但实验会给我答案。”a略有些遗憾,解释道。
“好啦,别想那么多了,既然答案要从实验中找寻,不如等大科学家们设计实验来找寻真相呗。至于我们,”b伸手搭上a的肩膀,贼兮兮地向他挤眉弄眼,“我刚从c那弄到几本小说,回宿舍我借你看看,别老是埋在数理里头,都成木头了。我们呀,还是要多多体验缤纷多彩的生活不是!”
4.
“你果然在这里,”b出声打断了a的回忆,一副如我所料的模样,从石板路走到河岸,“习惯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变。”
“对你我来说,习惯都不会轻易改变。”a显然也很了解b。
“当然了,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可要白白坚持21天呢,还是遵从本能来的舒服。”说着b在a边上坐下,问道:“想什么呢刚才,又是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a沉思片刻,才缓缓说道:“在回忆往事,你还记得高中时,我们曾在这河边的一次讨论吗?”
“当然了,老实说,那一次的对话我常常想起。高中物理当中,量子的章节除了几个公式和实验,便只剩量子物理史。你研究的兴趣,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兴趣呢。”b耸耸肩,“不过限于实验条件,没什么进展倒是真的。”
“冯诺依曼的物理心理平行主义……”a开口准备说下一句,却被b抢先打断,“利用有确定意识的人的‘一瞥’作为最后的观测手段,提出‘仪器链’的定义,用以解决无限回归的仪器干涉问题,没错吧~”说完得意地看向a,表明自己也曾下过苦功。
“不过这一人定的测量假说,没法让信奉唯物主义的物理学家们满意,实际上并不科学严谨。”b接着说道,表示自己的疑惑。
“是啊,‘波包塌缩’实现了有相位的量子态到没有相位的混合态的过渡,对于实验现象来说称得上是一个美丽的假说,但是人本的出发点让结论变得不够可靠。”a回答道。
“那你提起这个,是为了说明什么呢?”a从不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他总是惜字如金,能从他嘴中吐出的内容,必然是将要分析的关键。
“如果观察者不是人类呢?”a不紧不慢地说道。
“不是人类?你是想重新定义生命体吗,观察者不就是利用观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人吗?如果不是人类的话,又会是什么呢?”b疑惑不解。
“观察者是自然界,是时间的节点,是某一时刻下存储节点信息的空间。”
“自然界是观察者?”b感到不可思议,他不大能理解a所表达的含义,但似乎可以解释,于是向a询问详情,“怎么解释,为什么自然界是观察者。”
“我们曾经讨论过,空间是物质。空间物质在时间的流动中,存储的信息片刻不停地闪动,而环境参数也被作为信息保存在空间当中。空间是物质,因而环境是物质,自然界也是物质。自然界在整个量子相位过渡的过程中,正是起到了‘仪器’的观测作用。在低噪实验背景下,量子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性质,更少受到仪器干涉的扰动。而随着尺度的扩展,从微观到介观再到宏观,量子的属性由于环境的拘束而变得确定。这不是人因决定的,而是空间物质在时间节点上的形态表现。”a一口气把解释说完,打开矿泉水瓶,喝了口润嗓子。
其实在理解空间是物质这个前提条件下,对于a的自然界是观察者的猜想,b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按照这种假说进行下去,岂不是走上了客观唯心的道路,所以他开口问道:“这么说,自然界就是无所不能的‘神’吗?这个理论走到最后,我们是不是就成了自然科学教的信徒了,那到时候一定要设计一套更时尚潮流的教服,哈哈哈。”
a没有在意b的玩笑,目光炯炯地看向b,“‘无所不能’,在限定的规则下,或许正是如此。至于‘神’,”a将目光朝向河中波光熠熠的水面,“在量子坍缩的一瞬间,空间物质拘束信息附着在实物粒子上,并附加对应的基本属性,这不是所谓‘神力’,这简直就是自然创造的神本身啊。”
“混乱的粒子尝试过无数的组合,其中形成有效的量子图谱却是极为有限。直到存在某种可能,产生了具备工具效能的量子图谱,世界变得别开生面。这个过程或许很短暂,只是一个切换的瞬间,但凭借人的神经运算速度,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这便是我们所身处的自然,它所代表的浩瀚和伟大。”a眼神中的光芒仿佛都要化为实质,不过在旁的b却是显得有些一头雾水。
“这个,虽然我能理解一些,每个字每个词我也都能听懂,但你这么一大段说下来,我怎么就有点迷糊了呢。”说完b笑着摸了摸脑袋,期待a给出更加具体的解释,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让人头大。
“快到午餐时间了,先去吃饭吧。”a没有直接回应,倒是吊了吊b的胃口,或许是为了让b控制进食分量,避免吃多了血液循环光走胃部,不给大脑供给血氧,影响思考。
5.
“仿佛这一切本就在这里,只是曾被遮掩,无从视察。就像在彼端受控制着,无形的手摁下开关,‘啪’地一下,没有声音,但存在着‘啪地一下’的动作。周围的一切便在这超距作用下,从不存在的状态中跳跃出来,坍缩成为存在。”
如今流动的胶质填满这个空荡房间,镶嵌其中体量最巨的是几大块闭环绸面,从侧面看去,起伏的褶皱犹如涂上光蜡的连绵山脉。不可数计的交通管道架在绸面上,漂浮在胶质之中,随着能量消耗,缓缓晃动。串在管道上快速穿梭的是各色小球,形状不一,并不均匀,但能清晰的分辨出各具特色的几种类别。小球们被运进双层防护的椭圆形工厂,接受属于它们的那份礼物后变化为成熟模样被运出,某些堕落的小球逃离本位,四处破坏,而等待它们的是警卫刻在序列中的使命——“发现它,找到它,消灭它。”
运动井然有序地发生着,往深处探去,梦幻的生命建筑环绕着的,是一颗信息素按照某种规则纠缠而成的虚拟子宫。俨然行政中心的首脑,向外层层下达指令,维持着空荡房间内的治安稳定和系统发展。
身在黑瞳空间,无法探知虚拟子宫内部情况,但因为液晶透镜的存在,我隐隐能察觉,空荡房间的物体表现与我之实体此刻贴附的画作必有强关联。而虚拟子宫中的神秘信息素必然与画作上的色素点对应,极有可能,这黑瞳空间内壁上的画作就是神秘信息素本身!
仿佛顿悟如何摆弄玩具的婴儿,我喜不自胜,但这种猜想还缺乏确凿的解释,沉浸在神思飞扬之中,我的思绪并未因遭到阻碍而受限,反而越发活泛。
“犹记得,最初在空荡房间之中,我四处游荡却不辨方向。在一阵剧烈震荡后,方才得到指引,那么这阵震荡是因何而起?震荡后,胎膜上的奇形眼球闭合了绝大多数,是随机闭合的,还是有选择的呢?我追随指引来到这片黑瞳空间,意识与画作相连,尘埃落定。是否最初选择另一个奇形眼球,如今井然有序的空荡房间将会是另一番图景?是否闭合的奇形眼球当中,也有另一幅堪称生命艺术的画作?是否不同奇形眼球内壁的画作之间,也隐含着某种割裂而相关的联系呢?”
“那个声音告知我——‘孩子…这是你…礼物…’,何为‘礼物’,是空荡房间中充满的一切,还是与画作对应的信息素,亦或者是‘苏醒’的机会,诞生的可能。”
我能感觉到,越来越接近真相的答案。可此时,内壁上的画作开始幻化,似乎要突破束缚,凝为实体。相对应的,原空荡房间内,虚拟子宫中,纠缠的序列之链开始变得松散,吸附子宫外供给的小球,不断复制,分裂。而黑瞳空间也一分为二,画作上的线条变得更为致密,我的意识传输速度提高,更为敏感,但能思考的内容也被分裂。我变得更快,更小,也更少。
直至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我终于消失于无,而我们终将凝聚成我。
校园东门有一处滚动新闻LED屏,此刻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不时有人发出难以置信的惊讶和义愤填膺的喝骂声。
“不去看看吗,挺热闹的样子。”b边走边问a。
“c教授遇刺,住进ICU,抢救无效,确认死亡。昨天已经看过了,不过走吧,再看一遍,或许有什么遗漏的细节也不一定。”a兴致缺缺,但也欣然接受,说罢两人一边挤过人群,一边告歉,不一会儿就来到新闻屏下。
“骗子!学界之耻!江湖术士,招摇撞骗!骗子!大骗子!”视频中一男子身着黑色卫衣,被几位警备队员制服,不时挣扎,并怒斥道。背后四散着宣传文册,更有些鲜红未干的血迹将文册浸湿,纸张吸收血液后痛苦地扭曲形变。他口中怒吼着,不一会儿被押送移出镜头,但声音依然在镜头之外回荡着。
“死刑!这个人必须死刑!千刀万剐都不为过,不然怎么对得起c教授和他的家人!”
“太猖狂了!公然刺杀,还诋毁c教授的名声,竟然说他是骗子!”
“必须彻查!这绝对是有预谋的!热搜上榜一为什么还是娱乐花边,有人必须对此负责!”
“转起来朋友们,一定要还c教授一个公道!”问责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个刺杀的家伙,用如此激进的方式捅了天大的娄子。往年学术圈内能被网民热议的大多是丑闻,从未如此刻一般统一。毕竟c教授,在生命科学圈内也算是普遍受认可的顶尖科学家,这等人才的陨落,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虽然c教授的理论还没有被证实,但杀人也太不明智了。”有人置身事外,冷静判断。但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四周的人群都对他表示敌意,并有部分人带头发起语言攻击。
“你什么意思?什么叫c教授的理论还没被证实?c教授的宇宙进化论就是绝对正确的!”
“哪里来的憨憨,不是我们学校的吧,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学过进化论还是没看过c教授的讲座视频?”
“我们导师都说了,c教授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你算什么东西,轮得到你来指指点点?”
“滚吧,废物,这里不欢迎你,滚!”终于有人开始爆粗口,进行人身攻击。附近的人仿佛受到感染,也开始齐整地怒喝“滚”。带头的人容光焕发,他仿佛受诏一般,带领其他人进行一件无上光荣的使命。
“滚!滚!滚!滚!滚!滚!”音浪席卷向那个冷静的人,在狂热的集体中,冷静就是块敌营令牌,对待敌人,斗志昂扬的集体绝不会手软。冷静的人也无法冷静,他不堪受辱,但畏惧对方人多势众,只得灰溜溜地离开。
“吁!!!”一众发出不屑的嘘声,又仿佛胜利者般发出畅快的笑声,c教授遇刺的新闻在LED屏上滚动播放,但快乐的人们何必再遭受悲痛的苦恼呢?人们四散离去,也有志同道合之人结伴,在去往食堂的路上继续攀谈。
“太可怕了,太疯狂了。”包间里,b心有余悸,憋了一路来到饭馆,直到把门关上,他才敢说出心中的感受。a也配合着一路无言,当然也可能他本身就不在意,无所谓评价与否。
“你说c教授要是抢救回来了,情况是不是会好一些?”b朝门外张望着,谨慎地向a提问道。
“不会,如果他活着,情况只会更糟。”a冷淡地说道。
“怎么会呢,那可是一条人命呀,活着竟不如死去吗?”b不敢置信。
“对有些人,有些情况而言,是这样的。”a停顿少顷,“这也是进化论的表现之一。”
“怎么又提到进化论了,而且这不是生物学的术语吗?难道说刚才那种现象来源于生物本能?”b抽出a对面的座椅坐下,a咳了一声清清嗓子,看来是无意之中点出主题了。
“进化论的奠基者——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他进行大量动植物观察后,产生对物种起源的猜测,从而提出的一种假说。但是进化论能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石,一直以来,众说纷纭。”a简单几句话,描述了进化论所处的学术地位,“对进化论的态度,曾经我也只是保持中立,处在摇摆的位置。虽然隐隐觉得有所混淆,但在解释生物谱系问题上,进化论仍是目前能给出较好解释的假说。”
“而灵感往往出现在一瞬之间,量子图谱概念的提出,仿佛为我提供了一个倍率更高的显微镜头,让我能看到生命科学更基本的规则。”
“那段时间,我的意识常常游离在一个奇异的空间,我也不敢说那是梦境,也怀疑过是否是自己的精神出现问题。但那里太玄奇了,即便有癔症的风险,我也不愿抱病求医。”
“直到最后,我反复捶打整个猜想,才确定一个事实——”
“什么事实?”此前b很认真地听着a的讲述,没有出声打断,不过生来有捧哏潜质的他清楚,现在这是他插嘴的好机会。
“进化论,并不是生命科学的理论,而是一个纯粹的社会学理论。”a终于抛出结论。
b却显得有点失望,“啥?如果你先前语境中指的‘进化论’其实是‘社会学’,那么之前的现象作为社会现象倒是合理的。但这不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吗?不新奇,也不那么正确呀。”
a没有理会b言语中的不满,继续说道:“所以进化论作为人类社会学理论,本身是存在不足和偏见的,这点不做讨论。但进化论之所以能够被划分为生物学假说,并得到支持直到现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生物体内部存在社会现象。”
“生物体内部,存在社会现象?”b身子前倾凑近a,表示对话题产生兴趣。“那岂不是还有政治现象啦。”
“是的,不论是社会,还是政治,又或者是经济、语言、文化,任何生物体之间存在的交互关系,在生物体之内都能找到对应。或者说,生物体之间的现象,是印刻在生命物质之中的本能反应。不严谨地简单总结,这些都可以被称为仿生学。”
“哈!这不就出现一个统一的理论了吗,怪不得你一直对宇宙进化论嗤之以鼻,原来它的前身就已经是你反驳的对象了。”b恍然大悟,但有个明显的漏洞也被他及时把握住,“可是按照你的猜想——环境参数导致量子图谱的坍缩,这样说的话,创造一个独立的理想环境,不就会立马跃变出几类可能的生命表征吗?这种物质诞生的突变似乎并不科学啊。”
“当然了,你说的是生命演化,但量子图谱是生命起源的猜想。它提供了演变成终极形态的可能和一种指导方向,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微观的社会学反应及政治学策略,最终形成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直至个体、种群、生物圈。”a缓缓地将自己的猜想展开在b面前。
“这么说的话,我倒是有些理解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解释意识呢?如果人不是小行星带来的,为什么会有如此特异,有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特征?而且按照你的猜想,目前的环境参数对所有生物都是一致的,为什么只有人存在思维,而其他生物却演化不出呢?”b抛出最后一个问题。
“一、神经连接数量,二、神经组织结构,三、神经传输速率。”a依次伸出三根手指,“分别是体量、模式和时间。‘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引起突变的是某种性质的关联数字达到阈值。体量容易理解,在一密闭容器中,不断灌入的气体会因为压强增大而液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断被钻蚀的堤坝,会因为持续的裂痕最终洪水决堤。砖石土瓦堆砌,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被称为建筑。”
“而结构导致形态功能的变化,在各个科学领域也有表现,例如1.1°双层石墨烯带来的超导特性,如果偏离超过0.2°,特异的物理性质将会完全消失。又比如分子层面的物质结构,蛋白质特异性等等。”
“而时间和传输速率的关系,通常我们常将时间认定为是稳定,平滑的测量维度,但事实上时间与其他成分结合,作为一项自变量,时间的长度也会引起特异的结果。如果把神经数量比作群众,把组织结构比作中央机构,那么时间就是信息传递,指令下达的效率。”
“群众是具备自理能力的,单一细胞也是如此。但是在中央的管理下,群众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个人的力量。而更加简洁优美,富有艺术的管理结构,能在需要反馈时,群众自发地调动力量,推动事件地进行。”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响应时间恰好达到某个数字上的阈值,在某个范围内小幅度地波动,从而被‘意识’感知为意识。这一切与起源并无关联,只是自然它‘自然而然’的结果。”终于等a把话说完,b刚想说点什么,门却被敲开了。
“你好,你们点的鲫鱼豆腐汤到了。”原来是服务员送菜了。
等服务员放下菜盘出去,b才开口说道,“你这说了不等于没说吗?”
“意识的问题,我用意识怎么去解决呢?”a巧言避过b的追问。
“你就是不知道!”b严正谴责a这种避而不答的行为,并舀了一大碗鲫鱼汤。
“我给你说说,我之前做的离奇幻梦吧。”a提议道。
“好啊……”
6.
“确实是离奇诡谲。”b听罢,感叹道。“但那个声音是谁的,神迹吗?”
“自然科学教呀。”a难得地开了个玩笑,“如果是神的话,就是你之前提到的神吧——自然获封此誉,名副其实。”
“那些画作应该就是你所说的量子图谱了吧,生命基因的图谱,确实是繁盛复杂。那礼物呢?就是指的遗传物质?”b喝光碗中的鲫鱼汤,意犹未尽又舀了一碗。
“与其说是礼物,我觉得更像是遗产。故旧历史经验遗留的产物,可能是生命体社会经验总结的文化传承。画作是具体的艺术,但终究是有限的,即便它具有超越时代的美感。生命的艺术始终在于,生命的生生不息,后人感激前辈的赠予,但后人也要为后人的后人准备新的、未知的艺术作品。”
“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生命也从未停止前行,作为生命的人类永远不会停下探索未知的脚步,这是扎根在基因序列中的使命。”
“我坚信生命的存在,地球绝不是独一份,宇宙中还有不可计量的环境适合孕育生命。他们的形态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生命因适应环境,而成为最适合的样子,因为是环境塑造了生命。是因为合适的环境中存在诞生适合生存的生命的潜质,才会有生命在各异的环境中生存。”
校园东门,滚动新闻屏上依然是c教授遇刺的视频,但屏下集聚的人群较之前稀疏了不少。相比之下,网络上早已经炸开了锅,网民们如愿将此新闻顶上热搜,国外的各大网站也热议此事件。但教学楼绿化带边,行走的两人却似乎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们谈笑自若。
“哈哈哈,老实说,你的观点很有意思啊。比起c教授的宇宙进化论,你的猜想更让我信服。”一路上,两人对生命科学进行了深入交流,b也如a所愿,对猜想抱有极大兴趣。
“星际时代迟早要开启,生命科学基础的革新有助于仿生学的发展。单纯依赖材料科学的突破制造防护外衣,始终是有违自然规律的。”a又抛出了一个新的猜想,“未来世界会很精彩,光是想像就让人感到战栗。”
“我可以跟你一起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吗!”b期待地看向a,午后雪花依然大如棉絮,冷风在两人的须发眉毛上结成冰霜,b眼中光芒闪亮,目光炯炯。
“当然了,这也是我的愿望。”
广袤宇宙,某重金属气态星中,旋臂中央强有劲的引力拽着星体物质回旋,球心是致密的高温离子态,地表覆盖着高压凝聚成的气团。大气之中游离着表面覆盖硬质甲壳的类腔肠生物,虽说是硬质甲壳,但只是相对大气而言。它们的体型足有万米,高浓度的重金属气体外衣吸附在生物体外,保护核心物质不会逸散到大气之中。
除了保护功能之外,外衣还提供物质提萃和信息交换的通道功能。
高浓度的重金属无法为该生物提供生命物质,每到用餐时分,它们会游向地面,将外衣收紧以抵挡高温。利用气体外衣间的气泡获取轻离子,利用体表的自然压强,将气泡输送至内部转换器官,提萃后重金属杂质堆积在外衣,增加厚度。用餐完毕,则会内部膨胀,依靠升力和腔肠变向上浮到星体边缘,晒凉降温。
他们的信息交换方式更为原始,当两只腔肠外衣活跃的触手相遇,会即刻相容成一体。双方在融合的触手牵引下,逐渐靠近,触手由细变粗,直到中间生出孔洞。空洞中,二者的神经流体在此混合,彼此的突触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交流便以此方式进行着。
宇宙之中,还有更多品类繁盛的生命存在。他们并非是某个生命的子嗣,只是混乱环境中,最适合生存的那幅图画,生命因此可以称之为不灭的艺术。而故旧的艺术作品所提供的,是如同桥梁般的沟通作用,透过可视的生命杰作,去体会生命诞生的伟大和作为生命的感动。如果艺术被尘封蒙蔽,而艺术作品粉墨登场,嚣嚣其行。那么这等有限系统内的沉沦自满,必将迎来终结。
© 本文版权归 销滞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及合作请联系作者。
原创文章,作者:销滞,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