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届衬衬杯征文:神奇动物在哪里
吾栖之地,沼泽荆棘;吾饮之水,深渊毒液;吾食之羹,迷路过客;吾伴之友,白骨骷髅。
深渊之中,精灵古怪悄声低语;市井人家,硕大异鼠作作索索。浩大世界,谁质疑过,到底还有多少生命,淹没在未知里。
启动黑斑羚,开上塔迪斯,拎着皮箱子。治理,寻找,捕获。神奇的动物在哪里,故事就在哪里。
空房间 / 遗产 / 艺术的终结
评论索引
- 萧散简远(1054071031)点评 (11篇)
- Silent Fox(448904524)点评 (5篇)
- 瓦力(158037589)点评 (22篇)
- 王剑剑(489579278)点评 (11篇)
- 卡卡(945414023)点评 (6篇)
- 银落星(1047852540)点评 (6篇)
评论内容
萧散简远(1054071031)点评 (11篇)
《房中之象》
特意去查了一下“elephant in the room”,意思是“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现象或事物,就像屋里站着一头大象一样,不可能有人看不见,但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不谈论这个东西,因为人人都感觉谈论这个东西很不舒服。或者这个话题太敏感,或某些话说出来就政治不正确,所以谁也不说,谁也不提,就好像屋里那头大象谁也没看见一样。”倒也暗合文中压力的立意。
我个人很喜欢这篇的立意,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文章也简短精巧,几番转折呼应,但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转换了三次视角,读起来很乱,开头和结尾甚至变了主角。
我觉得可以站在记者的角度,将剧情层层展开,一路顺下来,从在广告公司发现大象,到采访员工,再找同学访谈,然后回到记者自己身上,这样会流畅很多。
其实投票进行到现在,前几名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没希望,但还是希望这篇能取得一个好的名次。
收下吧,这是我最后的波纹了。
《告别》
这篇大概是贴合艺术的终结吧,但这期的主题应该是神奇动物吧。
故事立意也写得很好,是未来为了种族的生存而淘汰掉非必须品。从小处窥见历史的作品,要有足够复杂的剧情和足够扎实的逻辑,来撑起作为视角的小人物,而背景往往简单直接,刚好今天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其中女排夺冠和北京奥运的单元就是同样类型的思路。
《SCP-SF-067》
空房间的套来套去,但是描写干瘪了点。拿这篇里的一个例子来说,“我关上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厚重的铅门。”这里改成“我关上了厚重的铅门”,而后“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件事应该由描写来表现,还有另一处“这里的一切都令我作呕”,感受这样直接地给出来,会十分没有说服力,尽量着眼于周围的景物会让描写更具有代入感。
《许宣的蛇蜕》
中间想写出说书人口语化的感觉,但用了太多的“您可能要问了”“所以我给您解释解释”,这种话往下引确实效果很不错,但用多了也显得画蛇添足,看着难受,听着也难受。这段书要是放茶馆里说,可能会被打下来吧。说书和相声“入活”有点类似,讲究个自然平滑,其实从药铺引到治病,再到蛇蜕,这一段是很自然的,没必要再用那些话,很影响叙事的节奏。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我认为可以听听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
《卡欧斯的遗产》
这篇到底是第几人称?
《文章天成》
前面写的都很好,但是安排“比武大会”也太草率了点,而且描写也没有展示出人工智能在艺术上比人类的高明之处。资源枯竭的设定应该早提。
《箱庭记录》
混种是个好设定,但没怎么对它的性质进行细致描写,可能是篇幅的问题。最后几段很惊艳,“天空火辣辣的疼”等,如果有更多时间,相信作者能展示更多自己的才华。
《空荡的廉租房》
吃人的廉租房,其实是对年龄的焦虑在吃人。主人公的糟糕处境衬托出他内心的急躁和地位的尴尬,短小精悍。
《黑暗中的遗产》
科幻版东郭先生与狼。
《空房间的改造》
出自某著名程序员笑话,表现的是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题目关联不大。
《美带来艺术的终结》
神秘少年为了追求美而嗑药丧命,这里是想说宇宙也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吗?
Silent Fox(448904524)点评 (5篇)
《巴别塔》
作者尝试将宗教隐喻和量子力学融合在一起,主人公为挑战掌控一切的上帝,把自己量子化,并制作了一个自己的副本,最终量子化的那位超越了人类与时间,成为了人类所谓的上帝。构思很有趣,表述也细腻,能看出来是在博士和副本两人的视角之间切换。视角要是再明确一些就好了,故事性差些,更偏向于哲思和隐喻,读起来比较吃力。
《空荡的廉租房》
蛮喜欢,故事完整,描绘了一个残酷世界里被消灭的小人物,让人有点毛骨悚然,顺便还调侃了一下垃圾分类的段子。
《对缪斯机组功能的分析和注意事项》
这个……作者写的诗很厉害,但这真的是一则故事,而不是一本说明书吗?
《房中之象》
用了几位主人公的视角诠释“面对现实,战胜自我”这个主题,房间中的大象代表人类不愿面对的困境,故事也很吸引人,各个视角转换自然。与其说是科幻,它更像是一则寓言,但我非常喜欢。
《美带来艺术的终结》
很不错,陈封这个角色为追求极致的美,最终失去生命的故事令人不禁唏嘘。这个关于美的故事,倒是有一种失落又绝望的美。
瓦力(158037589)点评 (22篇)
《空挡的廉租房》
故事让我想起了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更让我想起了困扰了自己半年有余的“垃圾分类”。在《北京折叠》的故事中,未来的穷人连被剥削的价值的也没有。而当下,面对人工智能正一步步取代人类,这一切则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故事的主角左诗从廉租房醒来,被告知房租欠费,一直到最后被人工智能控制的垃圾分类小助手分解成无机物。简单、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普通人类被人工智能替代,被社会抛弃的担忧。同时,作者还通过,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创作诗歌、散文,以及廉租楼里其他的几个成员,画漫画的小洛,做视频的阿瓦,玩音乐的银子的消失(也被当做垃圾处理)加强了这一主题。
作品短小精悍,立意鲜明,对现实也有一定的隐喻。
《SCP-SF-067》
SCP基金会的系列作品看得并不多,对于这篇SCP的作品也只能以普通短篇小说的方式做一些评论。
作品由4个小故事组成:翻看收容手册“SCP-SF-067”档案的SCP基金会管理人员、由于氧气舱破损而躲进应急避难室的宇航员、探访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希特勒办公室的参观者以及最后收到QQ群消息的“我”。
虽然4个小故事中都以不同形式出现了“SCP-SF-067”。但是都没能营造出足够神秘的气氛。在本文中,“SCP-SF-067”更像一个强行黏贴在这些故事上的标签。其实,对于表现神秘主义,优秀的作品并不是不给出谜题的答案,而是把答案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并且有节制地给读者以线索。
所以对于SCP系列作品整体而言,其中的自然现象也好,异常的生物、物品也好。它们之间是存在特定内在联系的,并且会指向一个统一的设定。只有在作品中体现出这一特征。我认为才是一篇合格的scp系列作品。
《末日时&光》
也许这是一篇缩减过的长篇作品,内容很多,然而却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把它们串起来。文章内容的铺成较为随意,组织结构像是网文。
作者的设定有点意思,每一个夸克都是一个微观世界的宇宙。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通过一种被称为Xedel的射线(缩小射线?)照射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宇宙。作者在作品中用到了不少科学名词,然而却并没有让作品体现出科学性。故事发生的微观宇宙,无论物理规律,甚至其中的星球、生物完全和普通世界中一模一样。就科学性而言,这篇作品更像一篇信马由缰的玄幻小说。
而这篇作品在文学性上似乎也有点乏善可陈。无论人物的塑造、悬念的设计以及一般小说需具有的核心冲突似乎都没有经过认真的设计。
建议作者能够基于微宇宙的设定在作品的文学性和科学性上进行调整,先打磨出一篇精致的短篇。否则扩展出的长篇只能沦为一篇勉强合格的网文。
《房中之象》
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幻作品,它更像一个现代社会的寓言。“房间里的大象”来自英语短语elephant in the room,意思是一些非常显而易见的,可是却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在这篇作品中,作者非常干脆利落地把诸如家庭暴力、职场陋规这些天天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问题直接具象化成一头头突然出现的大象。原本我们用来承载快乐的内心世界变成了被这些沉默的巨型生物占据的房间。
从大象突然的出现,到主角秦枝透过对大象问题的跟踪报道,引出了遭受家庭暴力的闺蜜乔束,以及自己在成功完成了一次优秀采访任务后遭受到的不公待遇。整个故事的叙述自然流畅,又寓意隽永、发人深省。
作者在人物的描写以及情绪表达上处理的也相当到位。
遭受家庭暴力的乔束的出场是:“她蜷起双腿,将脑袋沉入温热的水中,与外界隔绝让她感到久违的安全。不,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抽离。仿佛当下不是当下,自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门外没有让她恐惧的那个人。”
而想要在事业上一展宏图,最终却暗淡收场的主角则是从文章一开头:“秦枝扛着相机奔跑,高跟鞋踏上地面,哒哒地连成一首小曲。”到文末“秦枝茫然地扭头,看到办公室的正中,一头大象正逐渐显形。灰白的皮肤,睥睨的眼神,还向她打了个响鼻。”
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两个角色的精神状态以及“房中之象”对她们造成的伤害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觉得这篇作品尤其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于它同时把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内核融入到一个科幻故事中。从而展现出有别于一般科幻作品的独特魅力。
《告别》
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反思当下,我想这是科幻的一个迷人特质。这篇作品不长,讲述了星际远航时代的人类丢弃“笔”的故事。作者显然是通过笔象征着人类的文化遗产。而作品中的加速委员会则象征着当下高速发展的科技文明。在这样的时代,人类究竟要如何看待过去,看待曾经辉煌过的文化?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着惋惜和无奈。我想看完这篇作品的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思考和启发。
《混乱的房间世界》
这篇作品除了太空垃圾以及宇宙波这两个有些科幻的设定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而这两个设定处理得也相当随性,缺乏作为一篇科幻作品应有的严谨。
在科学上的确有引力波、德波罗意波(物质波)弦论以及薛定谔解释量子现象的波函数。但是本文中的宇宙波却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并且作者的这个设定对于作品的核心内容也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宇宙垃圾倒是一个不错的设定,但作者也并没有使用好。文章中并没有解释宇宙垃圾形成的原因也没有具体说明它造成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
整体来说,这篇作品完成度较低。而且文中还存在不少语病和错别字。希望作者能够仔细校对,对内容进行完善。
《对缪斯机组功能的分析和注意事项》
粗看这篇作品让我想到了特德·姜的《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读完之后又让我想起了阿西莫夫的《日暮》。
作品的题目像是科技产品的说明书。而事实上,它的确是。想要用一些富有创意的形式撰写一篇科幻作品对作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要让作品不至于陷入神秘主义的俗窠则更有难度。幸而这篇作品处理得不错。整条逻辑链清晰明朗,并且贯穿全文。
缪斯机组影响了整个索伦星智慧生物对非理性事物(文学,音乐,各种艺术……)的感知能力。这也是这颗星球上文明得以存续的必要条件。然而缪斯机组处于不明原因停机了(艺术终结了),文明也随之遭到了毁灭。整个逻辑完全能够自圆其说。(评论到此我突然想到,也许在地球之外,例如月球上也存在类似的雅典娜机组,而人类的智慧、自我意识正是这个机器对其产生的影响。:))
作者在作品中描写的多个实验也非常明确地指明了缪斯机组对人类非理性思维的影响。既具有神秘感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于欧米茄文明遗留的文学作品(作者自己原创的诗歌和奇幻作品片段)也为作品曾添了不少诗意和沧桑感。(此处想起了《三体》中云天明写给程心的童话。)
文章整体上没有什么明显的毛病,如果适当增加一些对缪斯机组本身的描写,则不失为一篇风格独特的科幻佳作。
《神秘博士:猫·画·弦》
作品依然充满了梗。可惜,这次作者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注释。这对不熟悉《神秘博士》的读者来说确实增加了不少的挑战。
这次作者在保持了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的同时还延续了上一期衬衬杯的推理元素。并且这次推理的逻辑更为严谨。在线索的前后呼应上作者也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作品在内容的建设和线索的布置上仍旧显得有些庞杂和松散。
故事从Tom King收到爱德华?威滕邀请他参加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颁奖晚会的信件开始。到神秘博士、萝丝、杰克上校三人组发现地球上了星球殖民所的待售名单。接着杰克突然消失,又有前来调查的新人物亨利探长上场。短短一万字不到的篇幅中就已经有了6位各具特色的主要角色,颇有迷你POV作品之风。但是短篇作品和长篇POV作品不同,短篇作品的篇幅无法支撑对所有角色的特写。强写的话要么无法完全体现出这些角色各自的特点,要么分散了读者对主线的注意力。我觉得一定程度上,这篇作品同时兼具了这两个问题。使得作品巧妙的情节设计,结尾的反转都没能受到充分的关注。
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尝试缩减作品中人物的数量并把故事的主线紧密地围绕在他们的身上。
《美带来艺术的终结》
也许“艺术的终结”这样的命题是天然的哲学诘问。这次和这一命题相关的作品多多少少都带了些许哲学的气质。这篇作品也不例外。作品前半部分是一场哲学思辨式的对话,探讨了美究竟是什么?存在于哪里?后半部分则通过主角和他的女友使用纳米机器人刺激神经直接感受到了各种美,并最终因沉溺于美的幸福而死。
故事虽然不复杂,但是我也很难通过一两句话总结出作者对于“美”的哲学思考。不过读完这篇作品,对于“美”我也有一些粗浅的想法。首先我觉得,美是主观和相对的。并不存在某种恒定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俗话说“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例如印象派的油画作品中,我觉得雷诺阿的很多作品让我产生了美的感受,给我带来愉悦感。而梵高的很多作品我却完全无感,甚至会从作品中感受到某种抑郁。
而且,美也只是艺术能够激发人类的众多感受之一。有些艺术能够让人热血沸腾,有些艺术能够让人感到忧郁,有些则会让人感到恐怖或者恶心。所以即便人类失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我觉得艺术仍旧会以其他的形式存在。
以上是我读完这篇作品之后自己的一些思考,并非是对作品本身的评价。希望能够对作者有所启发。
《回家》
这是一个略带忧伤的小故事。人类远征他乡,在战败的生死关头,主角的恋人让主角独自乘坐逃生船回家。然而回到故乡才发现原来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故事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整体结构上还算完整,故事的主题,整体脉络也算清晰。在作品整体的氛围营造,情绪的感染力上,感觉作者还是有进步的。
《神奇生物创世观》
在霍金出版著名的科普作品《时间简史》前,作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西蒙·米顿对他说:“方程每增加一个,读者就会减少一半。”结果,《时间简史》全书只用了E=mc?一个方程。科普作品都如此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科幻自更不必说。
这篇作品,作者洋洋洒洒万字,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从宇宙创世论、空间的物质性、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直到量子图谱对生命起源的解释。涵盖的知识面不可谓不广,其中不少的解释也脑洞大开。然而所有这些内容基本都通过作品中的两位角色a和b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作品的主线C教授的被杀反而显得可有可无,并且未能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实科普作品和科幻小说还有个很大的区别。科普作品即便写得通俗,甚至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但它的重点还是在于科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为了表达的准确和严谨,有时它必须用说教的方式去介绍它想要介绍的知识点。而科幻小说则完全没有这样的负担。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并不希望通过阅读科幻来了解某些科学知识的细节,他们更关注某个脑洞会给故事情节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对于某些特别挑剔的硬科幻拥趸也只会考虑这个脑洞本身能否自圆其说,和他们熟悉的知识有没有明显的矛盾。
看得出,作者是非常认真、细致地去设计以及描写作品中的众多脑洞。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写得再详细具体也很难说服读者去相信它们的真实性甚至是合理性。所以是否可以尽量减少一些这类理论上的描写,把作品的重点以及笔墨多放一些在情节的推动和人物本身的刻画上?(其实硬科幻作品《三体》绝大部分的篇幅也用在故事情节的推动和人物的塑造上。)
《艺术的终结》
显然这也是一篇关于“艺术终结”的哲学思考。故事应该是从脑容量为4.55578781e14T的AI的视角展开。不过作者在表达自己理念的过程中思维比较发散。似乎先表达了有限容量的大脑使得AI丧失了创造艺术的能力,接着当所有AI把思维连接在一起之后又丧失了原创的能力。感觉作者对产生艺术的机制是有一定的思考,但是要成为一篇合格的具有哲理的科幻作品,无论在思考深度以及表达技巧上还有待加强、
《遗产·收割》
颇为有趣的科幻短文。作者以一个对所处世界以及自身产生怀疑的受控机器人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毁灭和掠夺的故事。故事结构完整,文字表达也较为成熟。
不过对故事中,两个小男孩探鳝洞,以及讨论西游记的桥段我没有读懂。感觉和故事的主线没有什么关联。期待作者能够自己进行解读。
《许宣的蛇蜕》
记得10月衬衬杯,在作品《观天灯仲达失色,陨将星武侯归天》中作者尝试了一个以三国为背景的克苏鲁故事。这回,故事中的“巴虺”一族再次现身。作为女娲的后裔,白蛇传的故事显然和这个神秘的种族结合得更加自然。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内容也是架构在白蛇传的基础之上。不过作者这次借用说书人之口来讲述故事。在形式上颇有新意,也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感和神秘感。
但是对于把克苏鲁中国化这个整体目标而言,我觉得在故事的设计上不仅仅要追求一个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也需要考虑创新。无论是三国还是白蛇传,不仅要把我们熟悉的那些元素变得克苏鲁,也需要在这些经典IP中增加一些令人激动的新故事。
《空房间的改造》
我猜这篇作品的作者一定是一个饱受bug之苦的程序员,对代码中的bug一定有过惨痛的领悟。(哈哈)
作品中描绘了一种叫做实物编程的新技术。乍看之下,似乎是一台能够打印大物体的3D打印机。不过在完成实物创造之后的测试阶段,这个技术就变得有些神奇。它似乎成了一个能够模拟实际场景中人的行为的虚拟程序。我不知道故事中测试的几个视频究竟是发生在现实中还是虚拟世界中?不过无论发生在哪个环境里都有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总得来说,故事有不错的创意。故事结尾造成程序崩溃的bug也让人捧腹。但是在技术细节上还是有不少需要仔细推敲和打磨的地方。
《黑暗中的遗产》
相当精彩的一篇作品,甚至具有好莱坞大片的潜质。人类探索外星,在星球上的神秘洞穴中发现了形似苔藓的奇异生物。在对苔藓DNA进行分析和上传的过程中,降落在星球上的考察飞船突然自动起飞。这艘携带着异星生物DNA数据的飞船究竟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命运?大家可以自行阅读。
故事是通过留在洞穴中的科考队以及带着DNA编码数据离开的科考船两条线同时发展。无论是科考队和异星生物的搏斗还是科考船对人类社会的致命性打击,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作者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并且有效地把握住了节奏。让这些内容较为完整地包含在一篇6000字左右的短篇小说中。
对于作品中各种科技脑洞的描写,例如毁灭恒星的黑洞武器,存储整个文明信息的生物DNA,被用作武器的科考船救生舱……这些设定既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又没有让作品变得晦涩难懂。这点也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让我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作品过早地揭开了异星生物的秘密以及它们的目的。这就让作品的神秘感以及悬念大打折扣。如果作者能够把苔藓生物的秘密放到文末以及不要过于直白地揭示它的原理。我想这篇作品将更有吸引力。
这篇作品若适当修改可参加投稿和科幻写作比赛。
《箱庭记录》
故事的设定让我想到了Marvel的《毒液》。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类与粘液态生物交流共生的过程。
作者对共生体的描写极为细致,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以下简单摘抄了一段共生体的出场画面。
“流体从我的两条裤腿流出去,颜色就像血一样,我想象了一下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就像流了一地大姨妈一样,额……
那些“血液”并不鲜艳,而是如同静脉血一般,在地面上流了一大滩。
然后流体们就像违反了物理学定理一般,粘液开始向上方“低落”,液滴却始终未与地面的那一大滩粘体断开,连接的部分反而扭动起来,继续向空中蔓延,于是很快房间里长出了一堆血色的藤蔓。”
而作者对两者结合的设定也几乎达到了科普作品的级别。包括他们在生理、思维上的融合,他们各自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以及完成结合后,主角作为人类的感受。
总的来说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异形生物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细节的把控力。然而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完成度并不高。整篇作品并没有包含一个完整的冲突,它更像一个长篇或者系列故事的开场。还有,对于作品开头主角接受设计师玄陌工作的部分似乎和后来的情节并没有什么关联。如果作者希望完成一部独立的作品,务必填上作品开头的坑。
还有作品中“混种”的设定是一个由由暴乱,嚎叫,荆棘,极痛,吞噬融合而诞生的复合共生体。但是文章中却没有体现出复合体的特征。
《废弃的遗产》
这是一篇有着人文关怀的科幻短文。“母上”带领的本族人即将离开沦为垃圾场的三行星,以“助力”为代表的一派站在本族的立场,希望带走星球上所有的资源,而让文明程度低于自己的种族自生自灭。而三行星的总指挥却请求“母上”留下一部分资源,并且亲自留在这颗被废弃的垃圾星球陪伴低文明的种族发展进化。作品主题不错,但作者在情节的设计上显然有些稚嫩,在思想的表达上也缺乏足够的力度。
好的情节需要有波折,需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思想的力度也需要角色通过抗争甚至牺牲来体现。而在这篇作品中,冲突似乎只是体现在主角的种族离开三行星时是否把多余的资源留一部分给星球上的低级种族。而主角所做出的抗争也仅仅只是越级像母上做了留下部分资源的申请报告。这样的情节很难给读者带来情感和思想上的冲击。
如果作者能够把三行星上的资源设定成两个种族都迫切需要的,甚至是赖以生存的。任何一个种族失去这份资源都将面临灭亡。那么在这样的设定上,主角作出的选择,付出的代价,才能给作品带来戏剧张力给读者带来冲击。希望作者能够认真考虑。
还有,文章中的角色是“助力”还是“助理”?
《文章天成》
看得出作者写这篇作品是有野心的。除了故事之外,作者对于艺术的本质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洞见。
故事开头作者就抛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悬念:作为著名作家的主角。收到了一篇稿子,内容竟然和他苦心孤诣了半年的中篇一字不差。震惊过后,他很快就得知了原因。原来这篇作品来自AI对他以往作品的机器学习后的创作。很快一个现实问题就抛在了所有人类面前。AI是否能够攻破人类用文学,艺术构建的最后的防线。
接着作者设计了一场AI和人类的艺术对决。比赛共有三场:
第一个主题是“爱情”,选中的曲目是《卡门》选段《爱情是只自由鸟》。
第二个主题是“愤怒”,选中的曲目是《红灯记》选段《仇恨入心要发芽》。
第三个主题是“柔美”,选中的曲目是《伊戈尔王》的《鞑靼舞曲》。
结果,无论是声音、视觉效果甚至是情绪的调动,AI都完胜了人类。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经预示着人类就要在AI面前失掉最后的尊严。而此时故事的主角也终于悟出了人类有别于AI的真谛:
“‘缪斯’啊,你只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工具,岂能成为完美的思想本身?你只看到了普罗大众只知享受不会思考的现实,却忽视了独立思考的少数人才是人文明前进的灯塔!”
同时也点出了作品的主题:“文章天成”
总得来说,这篇作品构思巧妙,结构完整,有思想深度。对于AI和人类的艺术对决描写得也相当出彩。不过作品整体上还是有些虎头蛇尾。如果说作品写的是AI和人类的一场战斗。那么作者把太多的镜头瞄准在了AI身上。对于人类的反击,只是在作品最后(大约十分之一的篇幅)用一种类似精神胜利法的方式草草收场。
其实对于AI是否真的能够在艺术、文学这些没有确定边界的领域战胜人类,目前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科学理论。尤其是AI在价值判断上明显的劣势。其实作者在本文的开头已经非常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AI能够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模仿复制出一篇和人类一样的作品。但AI是无法理解其中意义的。
而作品中AI和人类在艺术上的对决,其实比较的也只是大众对这些艺术形式的满意度(这是完全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实现的),而并非艺术以及其他无确定边界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创造力。人类想要在这样的比赛中胜出其实并不难,只要突破AI算法的边界。(如果作品中的AI仍旧是基于算法的,那么人类是可以明确获知AI的行为边界。)
总之,如果作品中能够通过诸如以上的理论让人类用实际行动击败AI,我想这篇作品将会更加精彩!
《巴别塔》
这次作者是在挑战一个相当前沿的主题,量子化思维。正如作品的名字《巴别塔》,上帝给人类指了一条确定性的道路。然而人类却发现了量子力学。故事的主角与一台量子计算机合二为一(不仅仅是肉体上,还包括精神上。)整个人变成一个玻色子凝聚态的人。(宏观上具有量子态)
接着主角对世界的理解也呈现量子态:不确定性以及时间上的非线性。整篇作品作者基本上把自己对具有量子态思维的人(生物)的理解解释清楚了。
然而,作为一篇挑战高概念的科幻作品,它本身也往往会受到当下科学认知的禁锢。比如当今的科学并未真正了解微观量子世界的这些现象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在量子不确定性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我们还未可知的确定性的规律。要去解释这些现象就要对前沿科学有非常深入的理解。所以在这样的领域,想象以及挖掘未知的空间反而更小。
不管怎么说,这篇作品勇于实验,对前沿科学的探索还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卡欧斯的遗产》
也许是因为整篇作品很少有分段,对话也混杂在大段的文字中,所以阅读这篇作品感到非常吃力。这也使得这篇作品的结构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格式上都显得杂乱和模糊不清。
我感觉作者在编排本文的内容上有些随性,似乎并没有特别设计过,完全是按照自己思绪的流动来写的。作品中出场人物颇多,除了萧源、萧何、萧凡祖孙三代人,萧凡的奶奶,还有林湘、魏洁、李鹤……。但是这些人物的出场往往都比较唐突。对于他们的很多描写也与主线的关系不大。
而作品中提到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将各国的顶尖的科学家用漩涡飞船射向黑洞,借由巨大的反向离心力发射到人力所不能及的宇宙角落,以量子纠缠进行信息传递”这样的描写,显得过于“夸张”和不科学。最重要的是我都无法看出,这样的科学项目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希望作者能够重新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计,突出作品的主线。减少支线人物,对他们的描写也尽量围绕作品的主题。还有,尽量养成分段的习惯,尤其是对话。
《空房间》
这是一篇莫比乌斯环式的故事,克拉通盆地的空房间则是环上重要的连接点。然而这篇作品的点子并不新鲜。海因莱因在他的短篇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中已经把相似的题材发挥到了极限。想要在这之上有所突破、写出一些新的内容并不容易。而这篇作品似乎也没有让人感到特别惊喜的地方。好在作者在环境的描写以及气氛的渲染上处理得还是相当到位的。期待作者未来能够有更加新颖的点子,写出更好的作品。
王剑剑(489579278)点评 (11篇)
《空荡的廉租房》
完整简洁的一篇小说。情节其实没有那么突出,获得很多票的原因大概是群友新年来到,消灭贫困的焦虑。如果结尾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了妄图分解自己的团子,或许会使文章升华。
《告别》
冲突不够刺激,导致情感的表达有些苍白。主角很快妥协了,缺乏爆发的那么一下。或许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要笔,冲突会更激烈一点。
《房中之象》
立意非常棒的作品。短篇小说想表达的重点还是要统一一下。现在视角在男主女主间转换,男主女主所追求的东西也不同,就会觉得很散。或许可以删掉一条线,着重表现女主或男主。
《混乱的房间》
结局有点意思。文章使用比较口语化的文字,可以打磨。主角回家那段,又做饭又买手机,感觉跟剧情没啥关系。即使删除也无所谓。或许可以改成房间里突然冒出画来,主角卖了赚了大钱接父母来享福,结果……
《美带来艺术的终结》
艺术家的孩子不喜欢美,戏剧性背景的开局很棒。展开之后却变成了两个人坐而论道,最后人死了……啥?或许可以增加点恋爱情节进去。不过,我好久没看到能把双引号用对的作者了,所以一定要给作者点个赞。
《回家》
情感的表达有点尬。有个片叫《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根据这个片儿,可能男主走不进楼里。不过不排除楼质量很好的可能。替回家也牵强了些。或许可以让女主骗男主说“回去地球能救我的命”之类的。
《艺术的终结》
更像一篇讲义或背景。表现的东西太概括了,咻一下就过去了。或许加入细节更能让读者理解一些。
《神奇生物创世观》
朦朦胧胧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感觉在看回忆录。文学性是有的,故事性不是很强。如果只有一小部分我看不懂,我会觉得“哇,作者好厉害”;如果整篇我都看不懂,我就会觉得“写得啥玩意”。或许可以张弛有度。
《遗产收割》
觉得挖坑没填。开头我看得津津有味。我想知道,收割庄稼到底是怎么肥四?看到中段的时候,我疑惑:收割庄稼到底怎么肥四?到了末尾,我依旧疑惑:仿生人收割庄稼到底怎么肥四?或许可以结尾可以解释得再清楚一点。
《废弃的遗产》
是神秘的高等生物也有怜悯的故事吧?对话挺生动,有来有往。不是大段说教,而是真正的谈话,所以不讨厌。结尾也挺好的,挺美的。增加细节会更震撼一些,比如着重写一下小婴儿。现在情感有了,情节还是略单薄。吐槽:助力?助理?
《文章天成》
艺术的人机对决是个挺不错的点子。小朋友的话是本文中的亮点。整个第三节全是记叙,不太生动。艺术对决过于概括,缺乏细节和亮点。主角的文章,唔。或许可以增加更多的细节,用具体的故事来表现时代背景。
卡卡(945414023)点评 (6篇)
再不码子就不会写字了
《巴别塔》
1、这个地方在哪?有点小懵
2、摆脱平凡?我怎么就不会这样想?
3、鸟。。。爆炸了?太玄乎了。算是营造恐怖气氛吧。
4、嗯?这小小的纸片能读人心思?
5、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房间,然后看了这房间的描述,我更莫名其秒。
6、别再出现“电影主角”了,不要让电影里的角色说我在演电影,这绝对是败笔。
7、吃个苹果而已,想吃想就吃,而且基督徒又没有规定不能吃苹果,何况作者根本不是基督徒。
8、什么学校教圣经?中国现在的学校是不可能的。
9、个人不太喜欢用做梦来推进情节。
10、把圣经和量子力学结合在一起?我觉得我有弃文的冲动。
11、这个量子化还真是,怎么说,说不出来。
12、这个脏话飚得有点过分了。
13、这样充斥着脏话与莫名其妙情节的文章,你让我很纠结。
14、什么叫一个人的思维量子化?怎么量子化。算了不问你了,问了你也不知道。
15、对不起,你这个思维量话,对,还是个错别字,的定义,我没有读懂。
16、带着你的DNA?我觉得大肠杆菌也能带着你的DNA,事实上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人类基因组被分成无数段,分别标记,然后储存在大肠杆菌里。事实上人类基因组有31.6亿个碱基。对,31.6万个碱基,这样的数目再乘以10000
17、我不知道蛋白质计算机是什么,但是我知道蛋白质是可以吃的,只要污染了霉菌,细菌,会被吃掉的。
18、可能文章的最后主线都在最后几百字,但是我似乎已经没兴趣读了,而且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怎么样,我可能读不太懂。而且整篇文章只有最后才提到巴别塔。
总之,作者对量子力学,圣经,生物计算机根本不了解,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把握这些情节,还是试图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吧。
无论如何,写完一篇文章总是好事。多加练习就会有进步。
《卡欧斯的遗产》
1、上来就是北斗百裂拳?啊哒哒哒
2、文章中的作者在写文章,好比一个人做直播,直播一个人在直播?这是什么情况。
3、我实在不太相信游戏公司会寄信,又不是水电煤。
4、说到空房间理论,我只能说并没有这样的理论。。。。蛤蛤蛤,看见这句话我发出了猪一样的笑声。
5、空房间就空房间,干嘛老做梦。
6、辐射?没有辐射源哪来的辐射?核聚变装置和辐射源有什么关系?没有把核聚变装置装好哪来的核聚变反应,哪来的辐射?就好比铺设煤气管道,造煤气灶的有煤气中毒风险吗?
7、总要有人去做?没有电人类活了1万年。
8、对不起,我没有读懂现实虚拟技术。好好的人干嘛要欺骗感官?而且这和游戏公司有什么关系。无论有没有关系,玩游戏废寝忘食是不对的。
9、病人要死,医生就让她死?这还算是医生么?遇上难产,做个剖宫产又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什么母子只能选一个,这烂梗玩得让人太不舒服了。又假又不舒服。
10、这个身世交代有点太假了。
11、这个萧何读着太难受了,感觉是汉朝发生的事情。
12、感觉故事推进得有点不明不白
一会肖凡,一会模拟饥饿系统,一会二期殉道者计划,我真的已经读不懂了。
13、前面说已经没有石油能源,需要堆人上去发电,后面又说向黑洞发射飞船。且不说没有石油根本发射不了飞船,特么最近的黑洞在天鹅座,这个天鹅座X1距离地球6000光年,我就问你人类怎么过去?还二期,一个来回3000万年没了。人类文明史才1万年,要等3000个轮回,搞什么呢?
14、安息日?这又扯到了宗教。
15、关于爆炸案的谈论我也看不懂。读者不关心政治背景,现在不仅爆炸原因没有弄清,什么东西引爆,连在哪引爆,造成了什么损失,这些基本的信息都不知道。
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不分段
16、这李鹤不是主角的同期毕业么?不是朋友也不是搭档,怎么又成了小时候的玩伴?
后面才知道是作者的回忆。所以说这个文视角切换是有点问题的。麻烦说明一下,这不麻烦。还是复制粘贴的缘故?
17、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免费游戏邀请券?我有空就去玩,如果害怕得精神病就不去。和遗产有什么关系。当然可以探讨一下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但是这个文章就没有一个规范的行政体系,没有谈论的氛围。
18、作者的起名字方面太随意,萧何萧邦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这种名字真的不如萧A萧B来得舒服。而且现实中真的有赵C这个人
19、我实在不明白,实验失败为什么一定要大爆炸,实验人员死亡也是大事故,干嘛要爆炸。实验室要发生爆炸事故,如果不是高压或者易燃易爆物品真的很难爆炸。
20、不要去学40年前那些科幻电影的情节,如果提供高能的设备发生故障爆炸,那么机器是不会自己运行下去的。没有电,设备怎么运行?
文章看完了,没看懂。情节方面完全不吸引人,无法和读者产生共鸣。
期待作者把长篇写完,把思绪好好理一下,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多余情节。
《空房间》
1、开头的引用和景色描写不错
2、我知道克拉通,这应该是古老地层的统称,虽然大陆漂移,但是地球形成40亿年来就没有分裂过。中国就有一个华北克拉通
3、啥?6500万年前?180公里?这个盆地在墨西哥,那个地方叫希克苏鲁伯,麻烦把正式的名字写上去,我看得懂。恐龙灭绝是烂梗,很多科幻爱好者都有点研究,这种名词搞错,会让人降低阅读兴趣,作者到底懂不懂?肯定有人会产生这种想法。比如我。
4、字里行间,我知道作者查了些资料。为这种态度点个赞。
5、有种克苏鲁的风格,也有可能是我的错觉。
6、反正据我所知,希克苏鲁伯盆地在海里的我建议别写恐龙灭绝,地球上陨石坑多了,没必要非是这个。
7、营地第一个起床的人是发现妖怪的小屋么?他又不是唐僧。
8、这种队员发狂杀人,另一个自己,死而复生的僵尸,这种离奇的情节缺少细节,没有代入感。我感觉不加工很难吸引人。
9、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谁有心思记日记?而且没有手机录像视频吗?
10、亚原子微粒什么的太扯了,你知道夸克星吗?那就是亚原子微粒构成星体。那是密度极高,温度极高的物质,一发足以毁灭太阳系。
11、快速看完故事,知道这种循环的结尾。
整个故事情节感觉比较老套,科学理论也不怎么讲得通,细节方面可以再修改一下。
总之写完一个故事总是好的,再接再厉,期望可以读到更多新作品。
《文章天成》
1、这个开头不错,吸引人
2、蛤蛤蛤,龙龙乱入,还是其他的。
3、两篇文章情节非常相似的话,我还可以接受,一字不差就难以接受了,个人观点。
4、文章字数有限就能确定每一个字?这个太扯了,作者对人工智能一无所知。这个脑洞并没有什么价值。猴子和打字机的烂梗我已经嚼之无味了。
5、这样,常用汉字3000个,一篇一万字的文章就是3000的一万次方,你逼着我去百度对数的运算法则,我都不知道这个数是几位数,我知道3的3万次方可能有4000多位,可能这个数比宇宙中所有星系中所有恒星数量都要多,现在最快的万亿次计算机计算能力是个13位数,4000多位减去13位还有4000位,算到宇宙末日都算不完。
时间是有限的。
6、我仍然顽固地坚持一个观点,计算机有着出众的计算能力和储存信息能力,但是它只能在一堆现有的材料里挑选,它没有创新的能力。艺术的创新和人类的感受密切相关,人类是创新的源泉,计算机没有。
7、约翰亨利在岩石上钻眼和现在的人工智能完全两回事,和艺术创作又是完全两回事,如果现在有人说要和汽车赛跑,他绝对脑子有问题。
8、我是苇草社的成员,我才不去管什么缪斯计划。
9、我就好奇,人工智能有性欲吗?不然哪来的美丑,人工智能需要奴隶,去征服其他人工智能社会吗?不然哪来的爱与仇恨?我感觉根本不需要征服,复制粘贴一份就行了啊。
机器人是没有感情和情绪的。
10、这是一篇修改过的文章,我在很久以前就看过。明显是成熟了很多,进步是有的,但是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艺术反映着人类的精神和文化差异,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和人类居住的环境,以及历史密切相关。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没有也不需要的东西。模拟是模拟不出这些,要想把这些细节加进文章,还要精炼语句,反正我是做不到。
11、特么写文章就要判死刑?我写个文章我乐意,关你屁事。这种狗血情节赶紧删。
快速浏览完文章,剧情狗血,科幻神剧。我没法接受。一个作家永远不需要担心失业。人工智能永远都是工具。
当然,有人用了37个小时用AI生成了一篇1.7亿字的网文,但是这样的东西不过是在一个网文库里抓取文字的程序,没有丝毫创新,谁会去看呢?
总之,这文章情节是完整的,文笔也不错。我觉得在创作的科幻情节上还要再下点功夫,我相信新作品肯定会吸引我读一遍。
《废弃的遗产》
1、好吧,又是地球毁灭。
2、啥?我看了三遍才发现这个母上不在地球,也不是地球的大气层被吹散
3、啥?助力管不了第三指挥部?那特么说个球,一个掌握百万大军的将军会屌一个太监吗?
4、我完全不知道他族是什么,是不是人?先进的母上科技都有太空电梯和星际飞船,派个无人机监视他们算不得什么事吧,养猪都有监控。
5、第三行星资源重要还当垃圾场?我相信没有人会把月球当垃圾场
6、总感觉助力和总指挥之间的对话毫无逻辑,不知道在讲什么。总指挥哪怕说让我消灭他族?子弹钱你出吗?这也是一个理由。看着还舒服些。一个将军,讲什么大道理。大道理谁看啊。
7、说实话,母上移驾其他行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现在我看了一半,既不知道母上在哪也不知道她要去哪。作者的叙事手法还要再练练。
8、整个文章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话不知道是谁说的。
9、而且屠杀一个种族,这根本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人又不是木桩子,会跑啊。德国纳粹杀了整整十年才杀了600万犹太人。还没有杀光。
10、跳着看了,因为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双螺旋结构图有什么可看的,能看出什么?一般DNA序列都是读核苷酸序列的,就是ATCG。这种不懂的东西不要写出来,一看就是破绽。
稀里糊涂地看完了。如果我要离开母星,我肯定自己走,这篇文章其实很简单
母上:走吧!
助力:是!
第三指挥部:是!
他族:艹,被抛弃了。
文章结束了。哪那么多废话
《空房间的改造》
这是一篇关于装修的文章。水电煤卫星宽带,能接的都给他接上,,嗯?跑题了
1、就是3D打印呗
2、我读不懂了,饮料店开在地下车库?我觉得车位很值钱,一个车位近百万。好奇是什么城市?
3、这究竟是什么呢?是连接神经网络的虚拟现实吗?反正我这样理解。但是作者更权威。
4、-1杯啤酒,虽然不知道,但是我笑了
5、测试内容确实各种搞笑
6、坎肩,emmm北方人,难道是山东银?
7、蛤蛤蛤最终测试还是失败了。
行!轻松搞笑的文章
我觉得如果能够在设定细节上下点功夫,完全可以去投稿。
程序员是写科幻小说的主力军。看好你。
银落星(1047852540)点评 (6篇)
《巴别塔》
开头还行,然而接下来就是一大段没什么味道的文字。内心戏和对话太多,几乎没有描写,段落之间割裂感严重,碎片化叙述……
唯一的优点也就是开头还行,也就是以“青鸟,吉兆”为分割线的上面的文字,而下面的部分,请看以下图片
《卡欧斯的遗产》
文笔不差,但阅读体验比较糟糕,密密麻麻很伤眼,分段需要优化。人称的频繁变化我原以为是作者笔误,看到后面才知道是有意为之,但还是没怎么看懂。我就当这是篇实验性的作品了。
《空房间》
潜力作品,设定和悬念都做的不错,但有很多不足。最明显的一点是故事太单薄了,剧情总结一下就是男主去找失踪的父亲>遇到怪物>扑街。此外有些地方没讲清楚,比如男主猜测怪物构成的那段,前文没什么铺垫,显得突兀;结尾关于“使命”的那段也莫名其妙,我没怎么看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空房间和怪物的联系是什么?还有前文描写梅杜萨之筏这幅画的意义何在?
我个人认为这是篇很不完整的作品。
《文章天成》
这篇作品没什么特别出色的点,叙事节奏也有些快了,但故事性和完整性都还不错,可以试试把剧情细化一下拿去投稿。
《废弃的遗产》
文风和故事我很喜欢,这篇作品有种独特的美感,但大段的纯对话会消磨读者耐性,而对话本身也过于书面,建议优化。此外若以完整的故事为标准,它仍然不太合格。
《空房间的改造》
非常好玩的小品文,作为一个完整故事的片段是极好的,但却不适合做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大概能猜到作者是谁,但一时没看懂为什么会炸?烫烫出来解释一下。
原创文章,作者:瓦力,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