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风幻百夜(高校科幻社团联盟组织者之一、黑石碑组委会成员、零重力科幻编辑)
采访者:河流
科幻源于好奇与想象的一种思维实践方式。
河流:您怎样接触科幻,是否有尝试过创作作品?
风幻百夜:第一次接触科幻,是初二时,有个科学科普比赛,其中一项是科幻小说,我就顺手写了一篇交到学校里面了。现在想来,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触科幻,捎带创作作品吧。
高中时期看了一些科幻作品,也有一堆杂乱的手写稿,积累了相当丰富且没用的知识经验。后来高考崩了,去衡中复读高四前,手写稿就全部物理销毁了。( 然而第二次高考还是崩了)上大学后,我嫌学校没有科幻组织,就自己操办组建了一个视界科幻社;我又嫌学校里没有几个进行科幻创造的,就自己操办组建了一个小小写作团。
目前的个人创作不多,对他人稿件的审评倒是不少。严格来说,咱不是不能写,只是感觉写起来会很耗费时间和精力,而这两样都是我缺的东西。如果不算我最近在赶制完工的游戏主线剧本的话,那今年我应该是一篇也没写过就是了。
河流:您怎样看待当今中国科幻现状?
风幻百夜:坦白来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一是牵扯太多,二是不好改变。所以我这里就挑几个重点简单来说说好了。
当前的中国科幻处于一种十分尬的地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先说积极的:
有相当多的科幻组织都已经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受众群体,一切都正在步入正轨,甚至在逐步走向世界。
大刘的《三体》和《流浪地球》,成功地让大众群体了解到了咱们中国的科幻圈。开山破圈,受众自来。
再来说说消极的:
很简单,就一点:除去以上那两点积极的,中国科幻再没有任何可以拿出来值得称赞说道的东西了。至少在我看来,没了。
至于解决办法,常规思路是要触及“蛋糕”的,非常规思路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所以请容我将这个问题结束掉。
河流:您在高校科幻里组织了不少活动,还加入了黑石碑组委会……高校科幻圈子里常常能看到你的身影,可以简要的讲一讲这些事情吗?
风幻百夜:你把我抬得太高了吧喂(/捂脸)。
首先,高校科幻平台开创时期那第一、二年的成功,跟我本人的关系并不大。我至多是在高校科幻群里活跃了一长段时期,参加了第一届星火杯征文比赛,应邀成为第二届星火杯征文比赛初赛评委,点评稿子多了,捎带发了我一个评论奖,前几个月刚成为高校科幻平台编委会的一员,作为成员帮忙操办一些即将举办的活动的相关内容。
至于高校科幻社团联盟,大概跟我去年从零开始并一手组建了一个高校科幻组织有关吧。人员管理和活动策划等等,几乎全部是我在筹备和安排,也成功办过几次社团活动就是了。目前是挂到了院级社团,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应该就可以正式成为校级社团了。
至于黑石碑,由于当时自身的能力有限,我并没有过多的参与,主要还是群里的那几位大佬在操办,跟我的关系也不大。
河流:上次我们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电话,其中就聊到了中国科幻小圈子的问题,您还提出设想够想了几种可能突破圈子的方式,可以再把这些想法简要的罗列一下吗?
风幻百夜:可以,这只是最基本的分析推理罢了。
先说明一下核心思路:有问题,就必然有对应这个问题的解答。
最大的问题:中国科幻并没有真正完全的走向世界。
简单细分一下部分原因:金钱,组织,政策,人员,受众……以最简便的路径来说:有没有可能,可以依靠现有的组织、集体、人员,来达到“推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这个目的?遗憾的是:在上一次聊天中,我分析到的结果是:不能。
那么只能回到原点,做进一步分析:怎样做,才可能达到“推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这个目的?
以执行人主体来说,分为两类: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团队。
之后我们共同讨论并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是否存在这样一个人,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问题。结果很可惜,我们达成了共识,还是:不能。
根据之前的推断,当前的中国科幻圈,并没有组织和团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唯一的出路,只有重新创建一个团队。
继续简单分析一下:有没有这么一个人,可以作为这个团队的队长,带着一波人共同冲击,并达成这个目的?
经过你我二人的上下求索,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至此,有关这个问题的创新性推进线路,已经全部中断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消极应对、顺其自然,而不是去积极操办。
我不觉得我的逻辑有什么硬伤,如果有新思路的话,我自己还巴不得呢。(/捂脸)
河流:您个人怎么看待科幻?在对科幻作品进行评论的时候,您会认为怎样的作品会是比较优秀的科幻小说?
风幻百夜:单论“科幻”的话,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概念,或者说,一种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你对世间万物,都带有一定的“未来视角”。这种思维方式,其根源直接联系我们每个人的原始本能——好奇。因为好奇,所以幻想;因为幻想,所以探索;因为探索,所以付诸于思维,付诸于实践;思维激发灵感,实践诞生科学;基于“基于现有科学,对未来进行无限的幻想与探索”这一点,科幻应运而生。
关于科幻小说,我的个人要求其实挺高的。硬要说的话,有较强的不可复刻性和一定的创新性,是我评价一部小说是否称得上是一部优秀小说的核心标准,尤其是不可复刻性。(同人作品除外)
先明确一下,“不可复刻性”的范围其实挺广的。人物、剧情和世界观的契合度,独辟蹊径的核心思想,文风文笔,节奏把控,整体观感,核心设定等等,都可以算是作品“不可复刻性”的参考依据。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作品,具有“低不可复刻性”,也就是那种“我行我也上”的性质的话,我为什么要评断你的作品是一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
我个人比较喜欢极简主义,也有一定的完美主义倾向。我评判作品时,习惯从多方面全角度来进行评判。由于标准普遍教较高,不具本普适性,还望见谅。
(顺带一提,所有具备“高不可复刻性”的作品,把人物写“活”是最基本的操作。)
河流:我还了解到您对部分科幻研究有过一些了解,对此有什么想法和见解吗?
风幻百夜:对于科幻的一些方面,我有一定的了解,有的也做过一定的研究。但是,我没有任何想法和见解。
请不要误会,出于一些我的“个人历史遗留问题”,我只能确认“关于科幻,我曾经了解过很多、研究过很多”这个事实,但有相当一部分我都已经遗忘在自己脑子里的记忆死角了,所以我说不上来什么个人的想法和见解。并不是什么装B,关于这一点还望见谅。
或者简单来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些什么,又是怎么知道的,那些“研究成果”,平常都被放在脑海里某个不起眼的被遗忘的角落里了。而到了需要用她的时候,却总能轻轻松松的就将其提取了出来。
(别问,问就是“个人历史遗留问题”,我本人也有些苦恼呢)
河流:您还是我们零重力科幻编辑部的一员,对作品的编辑与修改有什么思考和想法吗?
风幻百夜:每一部作品或多或少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身为编辑,我所应该做的,就是在保证原文的原意和核心思想之下,尽可能的将语法语病、标点符号等等都校对完成。作者写稿一时爽,编辑改稿火葬场,不过习惯了,也就习惯了就是了。(/笑)
河流:您说话异常的可爱,我常常将你错认为一个可爱的大姐姐(/捂脸),请问这背后有什么渊源吗?
风幻百夜:看你想让我怎么说了。
简单来说的话,我有一颗少女心。关键是,跟我关系不错的好几名女生,对我的第一印象都是:你咋比我还有少女心啊?(/捂脸)
往深里说的话,应该跟我那超级可爱又无敌的妹妹有关。再往下是个人隐私了,请容我打断这个问题,还望见谅。
河流:您怎样看待零重力科幻的现状?
风幻百夜:我不水群,所以我不清楚零重力科幻群里的现状是什么样子。
不过如果单拿出来零重力和衬衬杯的运营和机制的话,我个人还是感觉十分不错的。
不过很可惜的是,零重力科幻的核心受众是官群的成员,而我不怎么水群,详细情况我一概不清楚。所以即便出现了问题,我也不知道就是了。(/捂脸)
河流:您怎样看待成都2023年的申幻?
风幻百夜:我个人还是比较期待的(虽然我去不了)。毕竟,成都是全国最强的科幻之都。举办这样的活动,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河流:Asimov 2020年11/12月刊刊登了陈楸帆老师的《伪造者Z》;著名网络国际文学杂志《文字无国界》于10月20日刊登了对科幻作家糖匪老师的采访,标题是《性别偏见和科幻》;王侃瑜老师一篇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幻》的文章在《今日韩国文学》(韩国文学翻译研究所旗下的英文杂志)9月份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我国对于科幻产业的支持以及中国科幻翻译输出的经验;Clarkesworld 11月刊登有宝树老师的《妞妞》,此次翻译出版属于微像文化与 Clarkesworld 合作的中文科幻翻译计划;Tor推荐了10月份必读的10篇短篇幻想小说,其中包括慕明老师的《开往西站的特别列车》英文版于10月26日刊登于Strange Horizons的姐妹杂志Samovar网站;早川出版社出版《SF杂志》中国专辑;译者Andy Dudak于11月13日透露自己正在翻译江波的《机器之门》英文版……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翻译成外文走向世界,您怎样看这一现象?
风幻百夜:这很正常,是必然的趋向。你所给的数据,我寻思应该只是九牛一毛。中国墙的隔离又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该怎么发展该怎么整活儿搞事儿的人若不把视角放到国外那必然是脑子不好使。不过有一点我要捎带吐槽一句:这只是走出去了,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简单分析一下,有两种情况,一是突遇契机井喷式对外输出,二是长期逐步积累输出。无论如何,这只是个开头。
河流:您怎样看待大刘将加盟 BBC × bilibili 科学纪录片这件事?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11月19日,未来局科幻官方微博放出消息,BBC Studios与 bilibili 已经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出一系列重磅纪录片。
风幻百夜:请大刘来的话,盲狙一手大刘的一集科幻专题纪录片(虽然感觉有些够呛)。毕竟是科学纪录片,科学纪录片的主题还是科学科普方面的内容。大刘要么过来干一集主场,要么全程零散当顾问。短时间我也想不到别的就是了。
河流: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于11月19日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年度动画奖。您对此有什么期待?
风幻百夜:北海传确实挺适合改编成动画的,毕竟要做真人版的话,太烧钱,成本上有些负担不起。从内容到质量上,给我的个人感觉都是十分不错的。
有一点要捎带吐槽一下:不是因为动画奖颁给了章北海传,所以才证明中国科幻“完全”站起来了,仅仅是因为北海传够好够硬,称得上是一部足够优秀足够好的作品,才得了奖,只不过这个奖是他们发的罢了。
河流:中文科幻数据库于11月20日正式开放公测,它的存在对科幻迷们会有多大的便利?
风幻百夜:便捷性其实挺大的。简单分析一下,数据库的作用,无非是需要的时候用,不需要的时候扔的东西。但科幻数据库不一样,除去基础数据库的效能以外,他还具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有受众群体,有开发成员,这个数据库的未来发展,只会越来越好,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数据库,被埋没至于灰烬。
河流: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家陆续去世,有的观点认为,那个时代出现的大家太多,现在时候差不多已到,很多优秀科幻作家都已经迈过了60大关,接下来还会有这种新闻,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风幻百夜:这个观点可真有够老的了。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错的话,早在五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潜在的问题了。那时候我所想到的最优解是:只要有哪怕一个真正出圈破壁,又不怎么过于生硬,同时能让人心悦诚服的人或作品面市的话,问题就解决了。最后,大刘做到了。于是,这个看似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简单解释一下:这问题就想是捅窗户纸一样。只要开了个头了,剩下的,不用你去操心,自然就都流进来了。所以,不存在没有什么“科幻后继无人”之类的说法就是了。
顺带吐槽一下,后继有人,不代表这些人就能做到前人的地步和成就(举例:哥本哈根学派+老爱头之后,几乎再无任何突破)
河流:感谢您抽空参与本次访谈!
原创文章,作者:河流,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